(1)风险评估分析: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针对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及其影响范围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以明确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重点工作。
(2)应急响应预案:重污染天气一旦发生,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3)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企业应做好污染物控制,对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预警和管控,可考虑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三级管控,即减排控制、越级管理和限制产能。
(4)室外作业管理措施:为了防范空气污染,企业应作好室外作业的管理,控制建筑物的施工、改建或拆除,减少室外扬尘和气体排放。
(5)应急处置及处罚措施: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企业污染事件及时应急处置,积极与环保部门合作,遵守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配合执行相关罚款和处罚政策。
三、应急响应机制
1.应急响应组织
企业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及时部署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措施。该中心人员应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环保人员、质量监管人员、应急人员等,并确保有足够的应急器材和药品。
2.应急响应程序
(1)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应根据不同的污染等级进行分类,确保应急资源和措施的有效利用。
(2)应急响应措施:企业应制定针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措施,如停产减排、调整工作平台、开展紧急过滤、尽可能用车佳保持安全距离等。
(3)协调与通讯:企业应与政府部门等应急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对外发出应急通知,并建立24小时应急联系手段,以便随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四、应急资源保障
1.应急资源储备
企业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器材和药品,以保证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做出有效的响应。
2.应急人员培训
企业应定期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加强应急响应水平,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应急装备检修及更换
企业应定期对应急装备进行检修、维护和更换,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出现应急装备损坏或失效的情况。
五、预案评估与更新
企业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预案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企业应定期对其应急机制进行检查和评估,提高天气应急能力,避免危害环境和社会稳定的事故和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