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谈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对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巨大危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防线较薄弱,好奇心强、判断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
根据调查,我国吸毒人群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近年来,中小学生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新型毒品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进一步上升,并且吸毒年龄越来越年轻。如果把毒品比作猛兽,那么它最容易攻击的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沾染毒品,对身心健康的损害远大于成年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肯定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哪些种类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指的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上瘾的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且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冰毒、大麻、可卡因、海洛因、止咳水等。这些毒品长期使用会上瘾,对人体造成危害,也容易感染疾病。如果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死亡。
3.观看禁毒教育视频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
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发言)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哪些危害呢?
1.毒品破坏人的健康。
(1)毒品破坏人的消化功能。
(2)破坏人的神经系统。
(3)破坏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
(4)传染性疾病和艾滋病。
2.毒品导致家庭破裂、财产丧失。
(1)丧失工作能力。
(2)家庭财产丧失。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3.吸毒导致堕落和犯罪。
4.吸毒对社会造成危害,成为全球公害。
四、让学生阅读关于吸毒者的故事,接受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毒品的知识和危害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给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么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
二是找借口离开;
三是提出反对意见或改变话题;
四是秘密报案(告诉你信任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五是当毒贩或毒友逼迫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老师或长辈。
七、总结
毒品是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历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中小学生应从小树立防毒意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创造美好的未来。
禁毒宣传实施方案8
近年来,青少年吸毒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吸毒者中有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对毒品缺乏足够的认识,好奇心强,交友不慎,或者生活受挫、精神空虚等原因。同时,犯罪分子利用欺骗手段勾引青少年吸毒,比如声称“一两次不会上瘾”、“免费尝试”、“吸毒治病”、“吸毒减肥”等。很多青少年开始吸毒只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甚至有些人将吸毒看作是“时髦”、“新潮”的表现,是一个人有“派头”的象征,也是结交朋友的交际手段。他们往往在错误的言行影响下,轻信“吸一次不会成瘾,我能够控制自己”,而迈出了第一步。然而,等到吸毒成瘾,悔之晚矣。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学习,提高对社会上不良风气特别是毒品的抵抗力。同时,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高尚文化,树立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