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禁毒活动策划方案范文7篇的模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禁毒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以此来珍惜生命并远离毒品。同时,我们也希望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以后能够在相关毒品问题上做出力所能及的工作。
活动形式:我们将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全班一起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同时,我们也会组织全班集体宣誓,表达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决心。
活动准备:同学们需要查找毒品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1. 毒品的种类、特征及危害:我们会介绍毒品是如何危害人类的,以及毒品的种类和特征。
2. 同学们会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3. 全班会集体宣誓,表达我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决心。
面对毒品的做法:我们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防止接触毒品的方法,比如拒绝、逃离、提出反对意见、秘密报案等。我们也会强调禁毒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一点。
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并成为禁毒工作的宣传员、战士和先锋。
班主任寄语:在这个金色的年华里,让我们添一份坚强,远离毒品的诱惑;让我们用慧眼识破毒贩者的诡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点燃青春的火花,让生命像花儿般绽放。
宣誓:面对毒品的诱惑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说不,主动预防,积极宣传。让我们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远离毒品!在这场禁毒战争中,我们是宣传员、战士和先锋!让我们站起来,举起手,挥舞拳头,向毒品宣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活动策划方案范文2
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个人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对毒品进行相关的工作。
活动准备:
1、同学们查找毒品相关的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负责讲解的同学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进行展示,全班一起进行讨论。
活动过程:
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
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在1991年为14.8万人,在1996年上升到52万人,在1999年为68.1万人,在2000年达到86万人,在2002年底达到100万人,在2003年已经达到105万人。
在1999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到了2081个,在2002年达到了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截至9月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31191名,其中温州市占全省的53%。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物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冰毒、可卡因、大麻、海洛因、止咳水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折磨,永世不得再生。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身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辩一辩:曾有一个吸毒者说“吸毒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都带去巨大的危害,但对于这个家庭以外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因为学校曾经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张某走了过去。在两位同学的极力怂恿下,他终于吸了第一口……
案例二:
16岁的男孩小华爱玩好动,特别喜欢玩游戏机。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平时称兄道弟。有一次,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位“哥们”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给大家一起享受。小华面对“肝胆相照”的朋友,根本没有疑心,不假思索地凑了过去。开始,小华吐得很厉害,但“哥们”“孜孜不倦”地劝导他,多吸几次就好了。当他终于感受到那种“飘逸感”的时候,“白色幽灵”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他……
案例三:
北京市某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胜一筹,“威胁”了他的优越地位,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期末考试时,为了争取第一名,他采取了作弊的方式,结果被发现,接着就是检讨、处分、批评和嘲笑。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他,一时间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最终选择了毒品,以求解脱。
案例四:
林某是广州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因为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经常吵架,在她的心灵投下了阴影。导致她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频繁出入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并在别人的引诱下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讨论得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