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中毒危害范围最小化。
- 建立三级报告制度:
- 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 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 配合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 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和供应活动。
- 提供样品。
- 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3. 现场指挥:
- 处置事故现场指挥应由在场最高级别的负责人担任,并根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成立临时的救援小组。
- 等总负责人到达现场后,详细汇报事故情况,由总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4
活动目标:让孩子们学习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比如餐前要洗手,生食要洗净去皮,不吃街边小吃。同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一只洗干净的苹果,一把水果刀。
活动过程:
1. 讲故事启发思考:故事中的洋洋吃了羊肉串和苹果后肚子疼,为什么会这样呢?
2. 提醒孩子讨论其他不能吃的东西:比如路边的糖葫芦、小水饺,以及没有盖子的点心等。
3. 现场示范:演示如何洗净去皮的瓜果。
4. 孩子们洗手后,品尝干净的苹果。同时询问孩子们在吃东西之前应该做什么。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能够学到基本的饮食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他们也会明白不干净的食物和水果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
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5
为了保障幼儿园内教职员工和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根据相关法律制定了应急救援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理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害。以下是该计划的具体内容:
1.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由肖李劳担任组长,樊艳担任副组长,王花玉、祝晓菲、童淑珍、席艳玲和杨潇担任组员。
2. 建立及时逐级报告机制。如果教职员工和孩子们发现有多例呕吐、腹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当班老师应立即向园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园长,并前往现场指挥和协调处理事故。园长则立即向商家食品卫生部门、医院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详细说明发生中毒的食物等信息,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抢救,调查并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如果怀疑是投毒行为,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3.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现象,幼儿园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并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
4. 食堂人员要保留好食品样本,并送往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验。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食堂。
5. 组织由园长、保健人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陪护队伍,负责具体的陪护工作。
6. 稳定幼儿的情绪,做好家长工作,保证幼儿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7. 及时向主办单位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处理情况。
8. 在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要保护现场和可疑食物,保留中毒者吃剩的食物和排泄物,炊事用具,饭菜成品,半成品,留样品等待检验。每天留取样本,48小时后,如果一切正常,可以处理掉。
9. 园长及与本次中毒事件有关的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分餐老师和中毒者,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需要提供中毒者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中毒者的特征、可疑食物的来源和质量、存放食物的条件、加工烹调方法和加热温度等信息。
10. 在日常工作中,要求食品原材料从信誉好的正规厂家或商家购买,食堂加工制作所有食品,不购买现成的食品。保管进货渠道,检查保质期。
11. 妥善管理食品原材料的数量和存放时间,防止发霉变质。仓库内要做好灭鼠工作。
12. 食品原材料的贮存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食品的存放、加工、分发要分开生熟。
13. 加工完的饭菜要及时加盖、离地,防止蝇和灰尘。
14. 饭菜要按量制作和分发,不得存放剩饭菜。
15. 每天要留样饭菜,并做好详细记录。
16. 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食堂,食堂人员不得单独在食堂工作。
17. 各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这些措施将帮助我们保障幼儿园内的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并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处理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