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5
《猫捉老鼠》是一首适合儿童的有趣歌曲。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考虑到幼儿正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变的阶段,而且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注重游戏化和情景化,让幼儿扮演小老鼠,通过玩耍、吃米、睡觉等不同情境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分辨乐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并乐意用动作来表达。他们还会学习听辨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按照游戏规则行动。我们希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能主动参与游戏。
在准备工作方面,幼儿已经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教师会扮演大猫的角色。我们还准备了活动地点上的立体树木、花朵、蘑菇等道具,以及完整版和分段版的《猫捉老鼠》音乐,还有一些猫和老鼠的胸饰。
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是小老鼠吃米的环节。教师会扮演鼠妈妈,幼儿会扮演鼠宝宝。教师会问幼儿他们是谁,然后播放前三段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比如轻轻地跑来跑去。接着,教师会问幼儿米的味道怎么样,如何吃米,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吃”。最后,教师会提醒幼儿们吃了很多米后回去休息。
接下来是大猫来了的环节。教师会播放第四段音乐,引导幼儿听辨大猫的叫声,并问他们是从哪里听出来的。教师还会让幼儿听辨滑音部分,帮助他们掌握游戏规则。幼儿会学习到,听到大猫的叫声后,他们要快速逃回家。
最后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环节。教师会先扮演大猫,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并观察他们是否遵守游戏规则。然后,幼儿会轮流扮演大猫,大家一起玩游戏。教师会提醒幼儿游戏的情节和音乐进行匹配,并引导他们选择不同的躲藏地点,增加游戏的难度。教师会逐渐退出游戏,让幼儿自主学习和参与。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创设了情境,用色彩鲜艳的道具布置了森林场景,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我们还在游戏中不断变化玩法,增加了新的刺激和挑战,让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最后,我们适时退出,让幼儿自己学习和探索,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满热情地参与游戏。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6
小班健康活动: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 练习快速、轻轻地爬行,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 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铺好地垫,划出直线标记。
2. 准备立体老鼠家和篱笆,篱笆上穿上铃铛。
3. 准备21只穿有绳子的小老鼠。
4. 准备小猫操音乐和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热身运动:
1. 教师唤醒小花猫们:“太阳都晒屁股了,快起来锻炼身体吧!”
2. 播放小猫操音乐。
3. 教师总结:“早上锻炼真舒服,长期坚持锻炼我们会变得很强壮。”
练习爬行基本动作:
1. 教师问小猫宝宝们会不会爬行。
2. 教师示范:“猫宝宝们要像猫妈妈一样,用手和膝盖着地爬到草地上来。”(幼儿自由爬行)
3. 教师示范:“妈妈回家了,你们一个一个地爬回自己的花花上休息。”
练习直线爬行:
1. 教师指出草地上的直线:“小宝宝们,我们要沿着直线爬行,看妈妈是怎样爬行的。”
2. 教师要求幼儿沿着直线爬行,观察幼儿的表现。
3. 教师让小宝宝们跟在妈妈后面,一起沿着直线爬行。
4. 教师鼓励小宝宝们要更快地爬行,因为要赶快捉住老鼠。
游戏猫捉老鼠:
1. 教师说猫宝宝们的爬行能力越来越强了,听说有很多老鼠来偷吃,让我们去捉老鼠吧!
2. 第一次捉老鼠,要求幼儿沿着直线向前爬行。
- 教师告诉幼儿,在老鼠家附近一定有很多老鼠,要跟着我沿着直线一个个排队出发,发现老鼠就要捉住它们。
- 教师带领幼儿沿直线爬行,爬到老鼠家门口,播放老鼠逃跑的音乐。
- 教师看着老鼠洞说:“老鼠们都跑光了,我们先回去,再回来捉。”
- 小猫和猫妈妈一起找原因,发现是铃铛的声音吓跑了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