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进行指导、研究、实施和评估等工作。
2、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积累课程改革的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5、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的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与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6、推广和应用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和成果。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核心,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课程设计的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重视学科课程的开发,把活动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的潜在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有益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探索。
4、建立和谐的团队,以文明礼仪和书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领域,实施研究和实践。
六、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1、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利用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亮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丰富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6、逐步将《学习传统美德学会做现代人》和《我爱书法》两门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开发。
七、课程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应编写校本课程教案,并建立教师档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应以学生为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只注重活动的结果。
4、教师在每次校本课程后要做好记录。
5、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树立档案意识,搜集整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资料,期末上交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以便总结、改进和推广,并进行展示和汇报工作。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对课程进行检查和评价。
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评价校本课程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