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危险事情的发生?""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小结:多么危险可怕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认识信号灯标识及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1、认识信号灯,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师:在生活中,很多马路上都有信号灯,信号灯有几种颜色?它告诉我们什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2、模拟游戏,体验信号灯在交通中的作用。
师:我们来个做游戏,《遵守规则的小司机》。男孩扮演小司机,女孩扮演小学生,看信号过马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小结:小司机们真遵守交通规则,相信平安一定会伴随你们。
3、播放课件,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今天刘老师就带来了几种,你们想看吗?根据不同标志,提问不同问题。
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
归纳:
⑴指示标志:在蓝底色上画着不同的白色图案,是指示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标志,就告诉人们可以做的事情。
⑵禁止标志:在红色圆圈里画着不同画面或符号,有一条明显的红斜线,是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它们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标志。禁止标志就告诉人们不能做的事情。
⑶警示标志:在黄色三角形里画着不同的画面,用来提示人们对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这叫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就告诉人们此处危险要注意,要远离。
⑷出示三种标志,进行归纳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常见的三种交通标志,蓝色白图案的标志叫(指示标志),红色圆圈内画有不同图案,还有一条红斜线的标志叫(禁止标志),黄色三角形内画不同图案的标志叫(警示标志)。
小结:小朋友记得真准确,老师奖励你们看一段动画片,动画片里有交通标志,看谁先说出来。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地认定别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通常这样的活动,多数幼儿是围绕老师的指导来达成安全知识的学习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发挥。因此,在此活动中加入了情境表演的环节,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动因为融入了孩子比较熟悉并且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而显得格外有趣。在情景表演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认真和投入,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把孩子的兴趣因素更多地考虑进去,牢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这一观点。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尝试使用这种活动形式,引发幼儿的讨论。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反思和讨论,引导他们总结和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促进他们对交通安全的深入理解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提醒他们警惕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汇总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行驶时都有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规则。
2、使幼儿懂得人们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3、引导幼儿理解各种交通标志。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理解交通规则和标志,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小型的交通场景。例如,可以在墙上贴上一幅“热闹的马路”的主题墙饰,以营造出一个生动的交通环境。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室外创设一条“模拟马路”,让幼儿亲身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知识准备:
为了确保幼儿能够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们需要在活动开始前对他们进行一些知识准备。例如,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对马路上的交通标志有了初步的感性理解。此外,我们也要确保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交通规则。
3、物质准备:
为了让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相关的物品。例如,可以准备一张马路范图,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马路的结构和规则。同时,我们还可以准备一张小老鼠开车的卡片,以及一套常见的交通标志,如“人、汽车、自行车”等标志,让幼儿可以亲手拿着标志进行参与。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引入话题。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名为《乡下老鼠逛公园》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的情节了解不同的交通标志代表着什么。
2、理解标志。
在引入了故事之后,我们可以逐一出示交通标志,并提问幼儿相关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问幼儿这是什么标志?标志上画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
3、游戏:我指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