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
④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9、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10、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11、常用的灭火器有哪些?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教案集锦7
一、教学目的:
1. 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让学生了解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和火灾扑救常识,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 培养学生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二、教学活动重点: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灭火方法。
三、教学活动难点:掌握灭火方法。
四、活动准备:准备消防器材和实际操作的场地。
五、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参与、实践合作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1. 讲述一个火灾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在春游时发生的火灾事故,导致多名学生伤亡。
2. 学生分组讨论火灾案例,增强他们对火灾预防和安全意识的重视。
(二)分组讨论消防安全应注意的事项、火灾扑救的方法和逃生方法,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1. 校园防火应注意什么?
2. 外出野炊应注意什么?
3. 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报警?
4. 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
5. 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
(三)学生发言,由每个小组的一两个代表回答问题。
(四)学习教材内容
1. 火灾的概念: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 火灾的预防:
- 家庭防火: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安全用电及家电器、安全使用炉火。
- 学校防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严格管理实验用易燃、易爆物品、建立消防制度、在关键部位设置灭火器材、不允许使用电热器具。
- 山林防火:杜绝人为火种、采取保障措施防止火灾。
(三)火灾初发时的应急措施:
1. 报警: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明火灾发生地点和原因,提供个人信息。
2. 初起火灾的扑救措施:迅速切断电器电源,根据火场情况采取隔离法、冷却法、室息法、抑制法等方法灭火,避免开门窗加速火势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