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错误的逃生模式。
原路脱险:
这是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当发生火灾时,人们通常会顺着进来的出口逃生,直到发现该路线被封死,才会寻找其他出口。然而,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逃生时间。因此,进入新的建筑物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口进行了解和熟悉,预先做好准备。
向光朝亮:
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朝着有光亮的方向逃生。光亮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以指引逃生的方向。然而,在火灾中,光亮的地方往往是火势最猛烈的地方。
盲目追随:
当人们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因惊慌失措而失去判断能力。当看到他人逃跑时,人们会盲目追随。避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事前多了解和掌握逃生知识,避免事发时没有主见。
自高向下:
人们常常认为火势是从下往上燃烧的,因此在火灾中会选择向下逃生。然而,下层可能已经成为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会带来更大的危险。在现代消防设备的帮助下,有条件可以登上房顶或在室内采取防烟、防火措施等待救援。
冒险跳楼:
当火势越来越大,逃生路线被封堵时,人们往往会冒险跳楼。然而,这样的行为很危险,可能导致重伤甚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应寻找其他逃生的方法,避免盲目冒险。
小结:
火灾是无情的,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必须保持冷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逃生自救的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优质7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体验,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火警电话119
饭后散步活动时,波波透过院墙看见焚烧树叶的烟,他大叫起来:“老师,着火了!"我没有直接理会,而是弯下腰来问他:“你怎么知道着火了?"我们的交谈吸引了其他幼儿,有的幼儿呈现紧张表情,有的幼儿紧张大叫(这说明幼儿已有初步的自护的意识)。为保护幼儿这意识,并在随机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来和幼儿聊了起来:“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儿还真的表演起来。“消防电话到底是多少呢?"幼儿的回答各种各样:有120,有110,就是没有119。
这说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还是有效的。
(2)实际联系不够,需要在随机教育中加以强化,做到不但有意识,还能助帮幼儿形成自护能力,尽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头写了大大的119,并告诉幼儿:这是火警电话119。你们还小,当有火灾时,你们要赶快离开,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处
我便带幼儿去观察火源,让幼儿略知火有好处,也有坏处。看到枯叶还在燃烧并发出很多烟,幼儿的反应还是以为真的着火了,需要请消防叔叔,打119电话。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烧的是什么?为什么烧它?烧了有什么用处?这种火有没有危害吗?”幼儿七嘴八舌,我相信他们已经明白这种火的意义。
三、进一步感知玩火所带来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调皮男孩烧掉,我趁势带他们来到此处观察,“这一大块黑黑的地方怎么了?周围的草漂不漂亮?柔软不柔软?”引导幼儿明白随意玩火的危害。
回来的路上,还讲了一发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于玩火,点着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后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帮助下这场火才被扑灭,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已经种下了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玩,知道如何自护。
四、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我带着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我们走到了附近的公园,看到了不同种类的树木、花草、小动物等。我鼓励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幼儿们积极参与,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增强了对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活动结束前,我再次强调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我提醒他们,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并告诉他们一些常见的应急电话号码。我还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乱玩,不接触危险物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我希望能够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正确应对。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优质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3、复习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