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教案设计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教案设计1
一、教学设计说明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通过播放视频素材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搜集资料、交流汇报、发表看法、模拟体验等活动,以此构成教学活动的主线。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能够认知和理解相关知识,还能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习得相关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重视过程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思考和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组内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对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引导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各种危险的关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
3、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技能,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1、地球的构造(播放视频课件)
地球的内部好比一个煮熟的鸡蛋,最外层相当于蛋壳的部分叫做地壳,平均厚度为35.4千米,由各种岩石和土壤层组成。地球的中间层相当于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由成分复杂的岩浆物组成,温度高达1000-2000℃。地球最内部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径约为3470千米,由铁、镍等重物质构成,温度可达5000℃,压力高达几百万帕斯卡。地震多数发生在地壳的岩石层内,也有一部分发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地震,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地动。它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的快速颤动。因此,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
3、地震时刻都在发生(学生汇报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全球每年平均要发生1500万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发生。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很小,只能用灵敏的仪器才能观测到。能够形成灾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次。
4、几个常用的地震科学名词(播放视频课件)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震中:地面上与震源相对的地方,叫做震中。震中距:地面上任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为极震区。震源深度: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或者说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是落后一步。这样,当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我们需要快速做出防备。
5、地震的大小分为哪些?(学生汇报)
大地震:震级M≥7级的地震
强震:6≤M<7级的地震
中强震:4.5
有感地震:3≤m≤4.5级的地震
弱震:3
6、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课件展示)
震级反映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因此一次地震的震级只有一个。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因此烈度在地面不同的地点各不相同。烈度不仅与震级有关,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教学总结:
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在课前准备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你的收获和感想是什么?
地震应急避险安全教育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以便在突遇地震等危机情况时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大地震的情形,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室内,如果离门窗较远,可以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这是相对较安全的。另外,你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等过了主震之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