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地震科普和应急避险知识教育教案10篇
大小:483.76KB 11页 发布时间: 2024-01-14 12:29:30 13.28k 11.74k

活动反思

选择适宜的科学教学活动内容非常重要,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也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本次科学活动,突出特色在于设置多种体验环节,让幼儿感知与地震有关的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启发他们思考,调动已有经验,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先动手尝试再深人了解“地震逃生包”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此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中也认识到拥有科学知识不但可以给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拯救生命。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相关经验,我在活动结束部分还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幼儿回顾活动内容,也引发了他们探究更多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并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促使幼儿主动感知、累积、思考,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引发了幼儿们的讨论。他们都认为地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欣欣提出了一个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小影则问道:“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幼儿们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了回应幼儿们的兴趣和疑问,教师带领幼儿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首先,幼儿们认识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从中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接着,他们参观了“地震屋”活动,亲身体验了地震中的感受,尝试寻找地震躲避点,并了解了逃生小技巧。这些活动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威力和危害,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地震逃生方法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发起了“地震逃生包”活动。

该活动的目标包括掌握地震时逃生的基本方法、认识和制作地震逃生包,并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以及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教师们提前了解了地球内部构造的相关科学知识,并参观了“地震屋”,初步了解了地震避险的基本方法和地震级别。此外,幼儿们还通过玩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获取了一些相关知识和经验。

为了开展活动,师幼们共同收集了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如背包、电筒、钱币、玩具、水、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医药箱等。此外,他们还准备了专业的逃生包和一些绘画用的彩笔和纸。

活动的第一步是进行讨论、绘画和分类。教师与幼儿们进行谈话,巩固了他们对“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和地震逃生小技巧的认知。然后,提出问题:“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要不要带上东西逃走?要带什么呢?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究竟有哪些?”幼儿们以小组形式自由交流自己在家每天需要使用的物品名称,并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后,幼儿们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选出在逃生中必须使用的物品,并将图片粘贴在活动室的墙上,进一步熟悉这些物品的性能和运用方法。

活动的第二步是制作“地震逃生包”。幼儿们根据墙上的物品图片选择物品,并进行分组制作。教师提供各种生活用品以及食品的实物,如果没有实物,则由幼儿绘制小图片替代。教师提出打包“地震逃生包”的操作要求,幼儿们在收集的所有物品中按照“维持生命必须物品”以及“方便携带和保存”的原则进行挑选,并选择物品装进背包进行打包。幼儿们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运用压缩充分利用空间的知识和技能。

活动的第三步是展示、互动与评价。每组幼儿展示他们打包的“地震逃生包”,并介绍逃生包里面选择携带的物品的作用和必要性。其他组的幼儿可以对讲解的幼儿提出问题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的展示要求让幼儿们能够对本组包裹中每件物品的作用进行讲解,并通过与其他组的比较,进一步了解这些物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接下来,幼儿们对自己的“地震逃生包”进行整理,根据其他组讲解时学习到的经验,增加逃生必须携带的物品或清理逃生不必要携带的物品。

活动的第四步是示范引导和分组观察。教师提供专业地震逃生包,让幼儿们观察里面物品的名称,并尝试使用这些物品,了解它们的有效期和使用方法等细节。幼儿们将自己制作的“地震逃生包”和专业地震逃生包进行对比和讨论,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

根据上述经验,幼儿们再次分组整理了地震逃生包。

最后,教师提炼了活动中的经验,并与幼儿们进行交流。他们讨论了为什么平时要做好各种灾难逃生准备以及如何在灾难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教师提出了一些讨论活动、亲子活动和体验活动的建议。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不仅获得了有关地震逃生的知识,还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他们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科学知识对于生活的帮助和拯救生命的作用。

在未来的科学发展中,幼儿们对“地震逃生包”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展示出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渴望。

通过活动的反思,教师意识到选择适宜的科学教学活动内容的重要性。活动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本次活动突出了体验环节的设置,让幼儿们能够感知与地震有关的科学知识,启发他们思考,调动已有经验。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的方式,幼儿们先动手尝试,再深入了解“地震逃生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究更多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地震科普和应急避险知识教育教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四川汶川强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

2、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逃生的技巧。

3、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关爱他人,情系灾区,为灾区献爱心。

4、初步了解地震的特性。

5、大胆说出自己对地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有关四川地震的新闻录像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地图。

2、《红袋鼠自我保护动画之----地震来了怎么办》。

3、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四川地震情况:

1、观看电视新闻:"20xx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绵阳、汶川市等周边地区的水电气立刻中断,机关、医院、学校、商场、工厂全部停业,道路、水库、桥梁、隧道等严重损坏,房屋垮塌、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绵阳目前因灾遇难5400多人,受伤23000多人,至少还有18000余人被埋在废墟之下。" 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小朋友们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

2、出示四川地图,让幼儿寻找发生7.8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用红笔做一个标记,以及这次地震波及到的省份。

3、观看地震的影像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提问:"刚才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坏、铁路被毁、汽车、广告牌被砸坏等。房屋倒塌后,家里的东西被压坏,有的会造成人畜伤亡。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教师小结: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做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但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地震是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发生破裂而引起的。

(二)地震来了我不慌。

1、幼儿观看《红袋鼠自我保护动画之----地震来了怎么办》,了解安全避震的方法。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比较安全?小朋友们会怎样做?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保持镇静;要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掉下来的灯或其他东西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2、演习活动:"发生地震时我不慌"。

听到防空警笛声,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师检查幼儿是否躲避情况,提醒幼儿不要互相拥挤,躲好之后就不要随便更换地方。

(三)我为灾区人民献爱心。

提示幼儿:"灾区的房子都被毁了,灾区的小朋友住在爱心帐篷里,缺少衣物和食物,我们能为灾区做什么呢?"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