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实验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实践、反思感悟,树立了新的教学观。他们在本课题研究中拟定实验计划、实施方案,注重各种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也写出了许多课后反馈日记,教学心得体会、文章等。即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六、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①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信息技术教学应是具有辅助功能,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教学应是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只有把新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整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方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教学素材,选择教学内容,付出更多的劳动。因此,在一堂课的把握中,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的组织中,在学生学习的时间掌握中,教师还是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严格的把握好课堂中的节奏,才能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优秀课题3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通过“猜一猜”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数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途径。这一数学内容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如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解决重、难点相应的对策:逻辑推理的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对纯“文字”的推理可能会比较迷糊,但如果在一定情境中,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就会是另一种效果。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情境,有趣的环节,并充分利用媒体演示,使学生在具体形象中,有趣的情境中去掌握抽象的知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但因年龄小,爱玩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依据这一特点,结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独特性,我设计了一系列“猜一猜”游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学习方式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全程。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创设有趣的情境,多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兴趣;
2、活化教材资源,突出数学思考。
教法设计:
1、在“猜一猜”中领悟:“猜一猜”是学生最乐意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分三个层次。先让学生“瞎猜”,学生意识到这样不能一次猜到正确答案;然后根据一个条件来猜,接着再根据两个条件来猜,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
2、在“游戏”中内化:游戏活动是学生的至爱。这节课我设计了“猜卡片”、“猜皇冠”、“帮黑猫警长破案”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内化了简单推理的前因后果,也内化了推理的思路与方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我根据教学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愉快地参与了教学活动。
五、教学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优秀课题4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要做到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充分利用音视频。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所以,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老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应有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
3、微机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在一些乡镇学校,全校就一个微机教室,有的教室也没有多媒体,那么教学还处于传统教学,教师教学枯燥,学生学而无味。而在人手一机的微机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融合优秀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