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与美术融合课程案例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与美术融合课程案例1
课例背景:
1.融合学科:美术、数学、科学
2.授课学生xx镇中心完全小学低年级
3.课时:片段教学15分钟
4.课前准备:
教具:希沃课件、课前调查学生对对称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安全剪刀、彩色薄纸、示范教具等
学具:彩色薄纸、安全剪刀、胶棒
教材解读:
对称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现象,它成为各种学科,如科学、数学、医学、建筑、美学、绘画等的基本理论和表现形式之-O而花纹漂亮、形状多样的鱼类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对称鱼形有着独特的美。对称剪纸是民间剪纸的组成部分,易学习,趣味性强,学生能从其中感知、理解、学习并创造。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观察鱼》一课中,学生将开展对水生动物一一鱼的观察;《轴对称图形》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内容。《剪对称鱼形》是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4课内容,本课借助民间剪纸的形式学习剪对称形和镂空技巧,集欣赏设计、造型表现、合作探索等特点于一体。学生围绕剪对称鱼形,以此理解并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能对周边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他们思维活跃,随意性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
低年级学生见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对称的物体如蜻蜓、蝴蝶、剪刀等,但不太熟悉对称现象。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阳光小学的学生相比较城里的学生来说,美术基本素养和动手能力稍弱一点,需要在课前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了解鱼形结构特点,这样课堂上会更好操作。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美术目标:掌握剪对称鱼形的方法:对折剪,沿对称轴剪一半;能剪出有创意的对称鱼形。
数学目标:了解对称图形是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科学目标:认识鱼的外形结构由头、躯干、尾组成,亲近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对称,能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鱼形。
难点:剪出有创意的对称鱼形。
板书设计:
剪对称鱼形
对折(要细心)
剪外形(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了解学情。
课前调查学生对对称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再了解学生使用剪刀剪纸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老师今天带你们去海底世界看看。(运用AR相机模拟海底世界鱼儿游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和鱼儿互动)
2.师:海底的鱼儿美吗?说一说你喜欢鱼儿的形状。
3.学生说,老师小结。(借助红色形状线条标出鱼的外形)
4.师:这些鱼儿外形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共同的身体结构,说说鱼的身体可以分作哪几个部分?
5.师:(出示图片)鱼头、躯干、鱼尾,这是鱼鳍(老师用手势表示),是鱼儿用来游泳、控制身体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