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案例参考6篇
大小:475.43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1-11 09:31:35 4.29k 2.37k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学习的关键就是学生建立容积与容积单位的观念,所以对小学生斫玻感受“1L与1mL”的实际意义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活动体验“量筒和量杯”,为接下来学习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升和毫升之间进率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比发现,科学课中认识量筒是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和动手实验,作为进一步认识水的技能基础课进行教学的。而数学课中借助量筒的模型可以促进对度量液体体积的认识,其中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与实际大小是难点。对数学中未学而科学中已学过的内容可以用已学习的科学知识指导未学的数学内容,促进科学知识在数学中的迁移和应用。看来,“量筒”这一内容在数学与科学的教学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今后相关知识的教学起奠基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对比分析

分析教学目标,就是看两学科有无相近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是否一致。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数学课中“量筒”的教学其实认识的重点不在量筒,而是借“量筒”这一载体来初步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与实际大小,为下一节课中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求法及后续学习做铺垫。而科学课中“量筒”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量筒的作用、认识量筒,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量筒这类工具对液体体积进行度量。此两课教学目标在大方向上是不一样的,但也有一些小目标是一致的,比如两科都要求学生会读量筒(模型)刻度上的体积数,认识容积单位。同时,两学科的目标也有一定的延续性,科学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有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三)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

分析教学设计,主要是看两科教学中学生是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新知的,有没有共性。

数学课中“容积和容积单位”情境注重加深学生体验50mL、100mL、500mL的液体大约是多少,建立起容积观念。为了给学生更直观地建立“容积单位”的观念,教师在课前除了准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外,还要再带一套“量筒、量杯”进行现场演示操作,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主要环节是:

(1)直接出示带有250mL、1L等字样的包装盒、饮料瓶等,揭示课题;

(2)自学容积概念及容积单位,并举例加以说明;

(3)出示量筒,动手演示操作,得出升和毫升的关系;

(4)再利用量筒,动手操作,理解容积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科学课中“认识量筒”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了让学生借助量筒非常直观、有效地学习,教师课前都要给每个小组准备好实验器材,想方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体验。主要环节是:

(1)巧妙引入问题,教授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2)进行科学探究,引入认识量筒;

(3)学习正确使用量筒并会读数;

(4)练习测量50mL的水。

对比两科的教学设计,不管是在数学还是科学的课堂中,都强调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比较等活动,注重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化。从两科教学都强调学生应当动手、动脑、亲自实践看来,两科在学习方式上有整合、融合的可能。

(四)学习材料的对比分析

分析学习材料,主要是看两科对学习中所需要的材料有什么不同的建议和要求。

虽然两科都要借助“量筒”来展开新知识的教学。但科学课的主体活动是让学生使用一个真正的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并利用量筒识读刻度,而且教材用图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这在以后的科学课上要经常用到。在科学的学习中,实验器材一般是现实的、真正的。

而数学课中不一定要利用真正的量筒,可请学生观察课件中的“量筒”,帮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关系”“容积和体积单位的关系”,而且注重学生对容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教学。数学课中的量筒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教学的作用,可以是一个理解“升和毫升”的大小的模型,但它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一定的数学意义。

二、有效整合小学数学与科学课程的建议

科学教材在“认识量筒”一课中已经让学生观察了量筒、认识了量筒,并且学会了如何正确读取量筒上的数据。所以,数学课中就无须将量筒的构造、功能作为重点进行教学。融合两学科课程内容的特点,以“单元主题学习”的活动为引领,以“学科整合”为策略,将数学、科学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建议围绕“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主题,将数学与科学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并将其分成两个阶段。

(一)理顺内容,适时整合

数学教材中学习的“容积和容积单位”是五年级下册所学习的内容,与它有相同主题的科学教材中学习的“认识量筒”是三年级上册所学习的内容。那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领域的相似内容该放在哪一个年级进行比较合适?

如果将三年级科学“认识量筒”的知识一直拖延到五年级下册再教学,那么,相跨两年的科学学习将会受阻,特别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涉及用量筒去测量的时候,科学教学将会有所影响。因此,“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主题活动不应延后,或许可以将数学学习提前,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降低数学教学目标,简化数学教学语言,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空间的数学知识。

小学科学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案例3

引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成为了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方向。跨学科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将小学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创设有趣的跨学科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本文将探讨小学科学与音乐结合的魅力,并提供一个相关教案。

魅力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乐理,理科更有趣

小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和喜好多种多样,一些孩子可能会觉得科学是枯燥的,对于学习科学缺乏兴趣。然而,当科学与音乐结合时,教学内容会变得有趣而生动。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解释科学原理,比如通过音乐演示声音传播和振动原理。通过这种结合,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音乐的魅力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音乐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绪,让人陶醉其中。当音乐与科学结合,教学变得更具吸引力。例如,通过将音乐与生态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音,体验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这种结合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去感知科学的深远意义。

魅力二:培养多元思维

聆听和创造

音乐是一门需要聆听和创造的艺术。学习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专注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等多种思维能力。当音乐与科学结合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创作音乐来表达对科学的理解和感受。例如,让学生根据科学实验的结果创作一首音乐,以表达他们对实验现象的理解。这样的创作过程既推动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也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综合解决问题

跨学科教学提倡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学与音乐结合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面临一些涉及科学和音乐的问题,需要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例如,当学习声音传播时,设计一个小型音乐节目,让学生综合考虑声音的传播速度、音量和音调等因素,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科学和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