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总指挥):学校最高领导
副组长(副总指挥):其他在场校领导
组员:总务处、卫生(保健)室、保卫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老师等
三、处置程序:
地震发生时,一般会伴随着隆隆的地声、地光和地面振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通常会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我们要教育学生要保持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盲目乱跑。必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应急避险。
(一)地震发生时的室内、室外避险(就近避震)
当听到地震警报后,处于教学楼内的师生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尽量将身体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边,靠近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
对于在操场或教学楼外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疏散区)躲避,原地不要动,蹲下来,双手保护头部。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
(二)紧急疏散避险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立即进行有序的疏散,前往安全的地方躲避余震。疏散路线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事先设定。集中地点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如操场等。
如果有电,可以通过广播发布疏散信号;如果停电,可以使用喊话器或哨声发布疏散信号。全体师生听到疏散信号后,应立即按照预定的路线有序地进行疏散。
1、疏散要有秩序,从就近的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允许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地疏散。
3、疏散过程中,行动要迅速,但要排队有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过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保护头部,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应尽量避免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全部学生撤离到操场后,以班为单位按照升旗仪式的队形排好队,各班班主任应立即清点人数并报告给年级组长,由年级组长向组长(总指挥)报告。
四、次生灾害的处理
震后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伤员和火灾。如果学校有伤员或发生火灾,启动以下程序:
1、副组长立即拨打120和119求助。
2、立即组织队伍抢救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和简单处理伤口。对于骨折的伤员,要固定伤口,不要轻易搬动。
3、学校的义务消防队立即集中,消防官兵到达之前,根据能力尽量组织灭火,减少损失。
五、其他
1、在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通过电话、口头传达或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和指示。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老师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防地震应急预案方案3
一、编制依据
依据《xx市地震应急预案》和《xx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 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三、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3)橙色预警(Ⅱ级)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4)红色预警(Ⅰ级)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