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面跟踪并详细了解公共聚集场所事件现场的发展动态及处Z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落实应急物资、应急处Z等应急资金;
c)负责突发应急处Z过程涉及费用的监察、审计工作;
d)分析财务风险,提供应对策略;
e)负责有关人身及财产保险和理赔等事宜;
f)负责现场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5.6安全保卫组
组长:保卫科
副组长:
职责:
a)全面跟踪并详细了解公共聚集场所事件现场的.发展动态及处Z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负责活动开展前的安全条件确认,治安防范工作;
c)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人员疏散工作;
d)负责配合地方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现场取证工作,对管理中心重点要害部位和领导的安全警卫工作。
6、应急预测和预警机制
6.1评估和预测
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Z。
6.2预防预警行动
6.2.1办公室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类大型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组织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
6.2.2公共场所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6.2.3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必须在举办活动之前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当地公安部门登记备案。
6.2.4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对文化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并负责当地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的治安管理工作。
6.2.5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和地方相关单位共同负责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安全保卫责任制度;负责事前安全保卫工作宣传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负责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3预警支持系统
公共场所举办大型活动应严格核定人员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训别标志;在出入大门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6.3.1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单位接报后应及时向指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6.3.2报送信息应尽可能客观实际,真实准确。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信息,要防止片面性。
7、应急行动的响应及措施
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Z、结束、善后环节的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必须在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紧密配合,高效运转。
7.1应急响应
7.1.1基本响应
a)当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按照“统一指挥、专业处Z”的要求,成立由各单位领导同志参加的现场指挥部,确定联系人和通信方式,指挥协调交通、消防、通信和医疗急救等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前期救援行动,组织、动员和帮助职工、群众开展救助工作。
b)现场指挥部应维护好事发地区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Z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紧急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及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随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确定现场应急事件处Z方案。
c)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处Z的现场指挥部、各相关科室部门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Z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专项预案分工和事件处Z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Z和救援工作。
d)现场指挥部应及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上级部门发出请求,由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Z工作。
7.2扩大应急
7.2.1预计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依据事件等级,由上级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领导突发公共事件的处Z工作。
8、应急处置
8.1信息接报
8.1.1发生公共聚集场所事件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应急处Z过程中,现场指挥部应随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态进展情况,至少每15分钟电话报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