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震演练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
成员:根据需要进行安排。
(二)人员分工:
1. 组织协调组:负责制定演练方案,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演练过程中的协调指挥,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对外联系,以及演练的记录、计时、总结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2. 疏散引导组:负责引导组织幼儿安全有序疏散,帮助伤病幼儿疏散并妥善安置,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组工作。
3. 抢险救护组: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幼儿,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和档案等。在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时,负责将受伤人员尽快运送到指定操场,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迅速联系急救中心或拨打120,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演练准备工作:
1.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学校防震安全演练方案,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的内容,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幼儿学习安全避险知识和撤离、疏散、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
3. 在演练前对师幼进行身体问询检查,对于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的幼儿,安排专人照顾。
4. 准备演练器材,如话筒、报警器、照相机、救护箱等。
七、演练实施:
1. 护导人员职责:分别到各自指定地点接应幼儿,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提示,如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拥挤、注意保护头部小心坠物、有人摔倒了大家要小心、不要往回跑不要捡东西。同时帮助有困难的人员疏散并排除险情。待幼儿疏散完毕后,方可撤离。具体疏散地点包括东楼门外的一楼东台阶、一楼西台阶以及西楼,同时还有负责跟踪照相的人员。
2. 疏散路线安排:班级从西楼道撤出,班级从南东侧楼道撤出,任课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有后门的班级要组织幼儿分别从前门和后门撤离。
3. 演练开始: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的检查,并通过广播发出指令:“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同时报警器也开始报警,持续60秒。
(2)听到信号后,教室里的老师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地震来袭,进行避险。幼儿就近蹲或躺在课桌旁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的物品保护好头部,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避开窗户和吊扇,避免被砸。避险动作持续12秒。
(3)12秒钟后,负责播放报警声的李志开始,中间停顿30秒,幼儿开始向操场疏散。逃生时,任课教师在前,另一名班主任在后。
八、集中和总结阶段:
全体幼儿撤出教学楼后,一律到操场整队集合,听从园长的统一指挥。同时,各班马上清点人数,并向园长报告幼儿人数和疏散情况。园长对本次疏散演练进行总结。
九、特别提醒:
1. 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和嬉闹。
2. 演练的时间应控制在2至3分钟之内。
3. 这次演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增强师幼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教师一定要向幼儿清楚地讲解这一点,以免发生地震误传等情况。
地震逃生避险现场处置方案精选3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应对地震的能力,增强其应急避震知识,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此项演练,我们也要纪念5.12汶川大地震,铭记历史,珍爱生命。
二、演练原则
在演练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确保演练有序进行,责任明确,细节落实。
三、演练时间
演练将于5月9日上午8:00开始(暂定)。
四、活动对象
本次演练将覆盖营东小学全校师生。
五、活动地点
演练将在营东小学校园内进行。
六、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1、演练步骤
①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我们将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应急避震知识,让他们熟悉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②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我们将指导学生熟悉学校内的集中地点和疏散路线,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