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怎么写8篇
大小:476.19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1-27 09:38:40 14.07k 13.9k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例如中国的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了7.8级地震,20xx年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20xx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例如最近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地震!

2、教师:地震会带来哪些景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教师结合图片讲述)我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会摧毁所有的房屋,还会引发山体滑坡;造成桥梁中断;压死压伤许多人;许多人失去亲人,无家可归,许多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小学生学习自救方法!

1、教师:地震有不同的等级,当发生大地震时,地面和房屋会明显摇晃,甚至山崩地裂!如果是小地震的话,我们可能只会感觉到轻微的震动,一般不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我们这里发生地震了,你们会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当发生大地震时,我们要尽量逃跑,逃跑时要选择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能有广告牌、电线杆等可能倒下来的物体,以免被砸到。逃跑时要保护好头部,抱着头。如果没有时间逃跑,怎么办呢?那就找一个结实的房间躲起来,例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面、床下等,切断电源,关闭煤气,等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2、教师:地震确实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但是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教师小结:例如前段时间发生的日本9级地震,日本科学家预测出了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所以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而发生在中国的地震呢?我们国家没有预测出来!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还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所以孩子们要从小热爱科学,认真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3、教师:如果我们学校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如果我们学校发生地震,在初步震动时,我们要迅速抱头,并有序地排队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逃跑时不能推挤,沿着楼梯迅速往楼下跑。效果分析: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怎么写5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了解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一天天成长,受到老师的悉心培育。我们是肩负重任、跨越时代的新苗。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但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的灾难向我们小学生袭来的消息,看到一些令人震惊、令人心痛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总结:是啊!这些灾难太危险了!为了一点小小的足球,却可能付出一条腿的代价,这是一辈子的遗憾啊!交通安全是我们应时刻注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根据地震的震动强度,地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微震。这种地震的震级小于2级,人们无法感觉到,只能通过精密的仪器来测定。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震级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太大的危险。

(3)破坏性地震。指的是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震级超过6.5级的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三)、介绍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可以使整个城市瞬间变成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的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造成的伤亡主要是由火灾和房屋坍塌引起的。

当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立即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可以保护头部的物品遮住头部,躲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头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无法躲在桌子底下,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物品不会直接砸到头上。但是,站在墙角的人最好只有一两个。

第一波大地震过后,老师应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保持“秩序”非常重要,如果不遵守秩序,很容易引发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丧生。他们要么直接从楼上跳下,要么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得以救出。作为学生,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通过对康乐二小的一次逃生演练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选择开间较小、家具比较坚固的地方躲藏;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用手捂住口鼻;

避免人流,不要挤乱,不要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和措施怎么写6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