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地震逃生的安全教育措施及方案有哪些12篇
大小:486.61KB 11页 发布时间: 2024-01-27 10:16:18 4.51k 3.46k

(三)、介绍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

地震造成的破坏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甚至可以使整个城市瞬间变成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的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时的伤亡主要是由地震引起的火灾和建筑物倒塌造成的。

当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立即趴在地上,并用书包或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品遮住头部,躲在桌子底下。因为桌子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头部不直接受到冲击。

如果无法躲在桌子底下,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东西不会直接砸在头上。但是,站在墙角的人数应该控制在一两人。

第一波强烈地震过去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保持“秩序”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按照秩序行动,很容易引发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不幸罹难。他们有的直接从楼上跳下,有的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结果被重物砸伤。然而,仍然有不少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幸免于难。面对地震,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康乐二小的一次逃生演练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 蹲下或坐下,尽量缩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用手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使用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写下来,并说明如何注意。

地震逃生的安全教育措施及方案有哪些12

设计意图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这次“地震逃生包”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幼儿掌握地震时逃生的基本方法,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以及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增强对身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过程

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幼儿讨论了地震的可怕性。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带领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首先,通过认识“地球妈妈的身体内部构造”,幼儿了解了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知识。接着,我们参观了广州市劳动技校的“地震屋”,幼儿在其中体验到了地震的危害和逃生方法。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地震逃生的探究欲望。于是,我们开展了“地震逃生包”活动。

在活动中,我提前准备了一些可携带逃生物品,包括背包、电筒、钱币、玩具、水、食品、手机、毛巾、被子、笔、会响的玩具和医药箱等。幼儿分成三组,通过讨论、绘画和分类游戏,他们学会了辨别维持生命必须物品和不必要携带物品。接着,幼儿按照自己的选择,制作了“地震逃生包”。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挑选适合逃生的物品,并学习了如何充分利用空间打包物品。最后,每组展示了自己的“地震逃生包”,并对其他组的包进行了评价和建议。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我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专业地震逃生包内的物品,鼓励他们尝试使用这些物品,并与自己制作的“地震逃生包”进行对比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比较,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专业逃生包的优点和自己制作的包的不足之处。最后,我提醒幼儿关注平时的灾难逃生准备,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改进“地震逃生包”。

活动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相关经验,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例如,讨论“地震逃生包”平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或者与父母一起制作一个“地震逃生包”。还可以参与园内的地震逃生演习,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地震逃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注重了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通过分组制作、展示和讨论,幼儿在自主操作中获取了正确的科学经验,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探究能力。活动中还通过对比专业地震逃生包和自己制作的包,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不同包的优缺点,从而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次活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结束时,我还引导幼儿思考未来的科学发展,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专家点评

这次“地震逃生包”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即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的设计巧妙,层次清晰,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操作逐步掌握了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制作了自己的逃生包,并学会了利用常见生活物品进行安全自救。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还促进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和科学态度的形成。整个活动过程循序渐进,让幼儿在实践中自然地习得正确的科学经验和概念,为他们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