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进行一次“地震应急演练”。
四、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指挥长:
成员:
指挥部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组、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
(一)行政秘书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学校灾情和险情的汇总,检查教职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进行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县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在需要时请求援助。
(二)避险撤离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提供心理帮扶。
当班科任教师负责指导所在班级学生的紧急避险。
教务处人员、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紧急撤离。
当班科任教师应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向组长报告。其他人员应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如果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在学生撤离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校外避难场所后,断后随同学生撤离。如果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并根据情况改变撤离路线。如果无法撤离,被困教职员工应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三)紧急救援组
组长:
成员:
负责检查校舍的灾情和险情,协助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伤员。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紧急救援组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伤员;外援部队到达后,紧急救援组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的灾情和险情,并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五、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一)紧急避险
1、教室内人员(重点):
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笛笛笛?”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笛笛,笛——”两急一缓)。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跑到操场,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在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方,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的岗位检查避震情况,发现采取不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4、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行动,将桌椅摆放在有利于避震的位置;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出通道,方便紧急撤离;将年幼、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及时撤离。
5、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
(二)紧急撤离
1、撤离路线:见附件1。
2、各楼层负责人:
一层:
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