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演练前对师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一次问询检查,对于有特异体质(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以及演练前发烧、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3、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的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传的误解。
4、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路线畅通和安全。
5、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措施,明确职责,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演练开始前3分钟,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各位领导,老师们,全体同学们:大鳌中学20_年3月19日抗震减灾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作好准备,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
2、紧急避险:
(1)信号员卢其爽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持续60秒钟)。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立即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行避震。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易引发化学反应的物品等。
(3)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下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手或其他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要在12秒内完成。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音乐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为连续长警报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方案及措施7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了解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自救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一天天成长,受到老师的悉心培育。我们是肩负重任、跨越时代的新苗。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但是,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的灾难向我们小学生袭来的消息,看到一些令人震惊、令人心痛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总结:是啊!这些灾难太危险了!为了一点小小的足球,却可能付出一条腿的代价,这是一辈子的遗憾啊!交通安全是我们应时刻注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根据地震的震动强度,地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微震。这种地震的震级小于2级,人们无法感觉到,只能通过精密的仪器来测定。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震级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太大的危险。
(3)破坏性地震。指的是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震级超过6.5级的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三)、介绍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
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可以使整个城市瞬间变成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的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造成的伤亡主要是由火灾和房屋坍塌引起的。
当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立即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可以保护头部的物品遮住头部,躲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头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无法躲在桌子底下,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物品不会直接砸到头上。但是,站在墙角的人最好只有一两个。
第一波大地震过后,老师应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保持“秩序”非常重要,如果不遵守秩序,很容易引发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丧生。他们要么直接从楼上跳下,要么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然有很多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得以救出。作为学生,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通过对康乐二小的一次逃生演练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选择开间较小、家具比较坚固的地方躲藏;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用手捂住口鼻;
避免人流,不要挤乱,不要点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