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教育目标7
活动目标:
1、让小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他们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培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主思考和行动能力。
4、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讨论和观察地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以便给小学生展示。
2、准备有关地震的图片和PPT,用于讲解地震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组织小学生观看地震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观看完毕后,引导小学生进行讨论,询问他们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场景,以及他们对地震的感想和思考。
二、教师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向小学生讲解地震的特点和危害,如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等。通过图片的观察和讲解,加深小学生对地震危害的理解。
三、基本环节:介绍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四、1、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说说在地震中如何逃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展示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让小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更加直观地了解地震中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3、教师总结讨论的结果,总结出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并向小学生进行讲解和说明。
五、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睡房,小朋友应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以用被子、枕头等物品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以免呼吸不畅;如果在教室,小朋友可以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者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如果在家中,小朋友可以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如果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下,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后,小朋友应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在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六、结束环节:进行地震逃生和疏散演练,让小学生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和疏散路线。在演练前,老师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小学生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同时,要请班上的老师配合,避免小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七、延伸环节:让小学生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让小学生通过展览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对地震的了解,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这样可以增加小学生对地震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地震逃生教育目标8
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
形成学习、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和热爱生命的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日本大地震以及20_ 年4 月14 日7 时49 分,同 20_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一样,成为世界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也是我们华夏儿女亘古无法抚平的伤疤。玉树县机古镇,伴随着大地剧烈的颤动,又有多少颗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动?而曾经那个依山傍水的人间天堂,无情的离开了热爱它的亲人们,狼狈的一幕幕纠结着亿万民众的心,隐隐作痛。
二、了解地震的危害
我们来说一说地震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吧。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了解地震前的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