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2024防震减灾活动主题10篇
大小:475.82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1-29 10:31:07 15.95k 14.91k

教师可以进行实操演示,向学生展示在地震时如何正确地进行室内避震。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演练。

5、教师总结。

教师可以对本次队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震的重要性和自救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了解地震知识,并提醒他们在遇到地震时要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四、班队会结束。

本次队会到此结束,希望通过这次队会,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并掌握一些自救技巧,提高自己的地震应对能力。希望大家平时能够多关注地震的相关信息,做好地震防范工作,保障自己的安全。

2024防震减灾活动主题7

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为了确保学校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在3月份安排了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制定了本次演练的实施方案。

这次演练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加强校园安全,保护学校师生安全。通过演练,师生们将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战斗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为了组织好这次演练,我们成立了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由李国庆担任组长,卢悦生、吴华堂、吴有灵担任副组长,全体行政及年级级长担任成员。防震减灾工作小组包括指挥组、宣传组、避震疏散护导组、意外伤害救护组、安全集中(合)管理组和安全保卫组。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演练的时间定在3月19日下午,参加人员为全体师生。演练内容包括应急避震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要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在应急避震演练中,要保持安静,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止碰撞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应急疏散演练中,要按照规定的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发生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

在演练前,我们召开了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对师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了问询检查,对有特异体质的师生以及不适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进行了特殊考虑和安排。在演练前,各班组织了抗震减灾、应急避震、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并明确班级的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引发地震谣传。

在演练前,我们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以及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了实地检查,及时进行了整改,消除了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还制定了相关措施,明确了各个小组的职责,以确保演练的安全顺利进行。

演练的程序包括启动程序、紧急避险和应急疏散。在启动程序中,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演练即将开始,并要求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就位。紧急避险阶段,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师生们进行应急避震,采取相应的避险姿势和动作。在应急疏散阶段,信号员发出疏散警报信号,师生们迅速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各楼道楼层疏散护导人员和班主任一起协同配合,确保学生的安全疏散撤离。

通过这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我们相信师生们将更加了解地震应急避险和疏散的正确方法,提高了应急避险和自救自护的能力,为应对自然灾害做好了准备。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将进一步完善校园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学校的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2024防震减灾活动主题8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不同小队之间进行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这是一个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们能够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理解。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播放一段关于地震成因的影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们展示他们所搜集到的关于地震的知识。这可以是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让其他同学更全面地了解地震。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