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怎么写11篇
大小:480.71KB 10页 发布时间: 2024-02-01 16:32:55 13.22k 12.34k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

二、防震抗震知识

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从地震发生到建筑物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而应保持镇定就近避震,并在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则。

1.在高楼怎样避震

在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震后要迅速走到户外。地震发生时,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或砸死的概率最大。因此,如果室内有较好的避震条件,应首先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差,应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滞留在床上,不要跑向阳台,不要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跳楼,不要使用电梯。如果在电梯里遇到地震,应尽快离开,如果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此外,还要立即灭火断电,以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避震位置非常重要。在住在楼房中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的状况,找到一个可以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这样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能够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称之为避震空间。室内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小空间。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城市地震中能够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要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当手机没有信号时,可以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以打开手电筒。

2.在学校怎样避震

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在教师指挥下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应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切忌不要马上回教室!

3.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地方:要就地蹲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随身物品如提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地方: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内墙角等地方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4.在户外怎样避震

选择开阔地方就地避震,应蹲下或趴下,用书包等物件保护头部,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要避开人多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如高楼、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怎么写5

一、活动目的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灾害之后,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教育任务之迫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根据县教育系统防震减灾活动的文件要求,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其中包括: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主要内容

1、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2、积极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园宣传栏和学校网站等,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师生们的防震减灾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四、具体活动安排

1、5月10日,成立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布置活动安排。

2、5月10日,制作地震、消防、防洪等宣传展板,以便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3、利用校园宣传栏和学校网站等渠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4、5月10日星期一,通过国旗下演讲启动活动仪式,各班利用班队课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活动。

5、5月10日组织安排各班学生观看地震、消防、防洪等宣传展板,以增加他们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

6、5月12日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的紧急疏散演练,要求沉着冷静、有序高效。

7、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并评出若干奖项,以激励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8、各班级办一期防震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每个学生至少写一篇关于防震减灾方面的读后感,以展示他们对此次活动的理解和反思。

五、活动要求

1、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力求创建活动不走形式,务实高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