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这些都使得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毕业后面临各种压力。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社会现实与学校学习生活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导致心理困惑和矛盾逐渐增多。适应环境、管理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进一步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大学生群体众多,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的时代需求,也是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心理健康课程更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措施之一。同时,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高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高校对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心理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其内容、形式、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其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心理教育的教育程度和目标难以量化。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前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教育课体系建设上的差距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影响
大学的心理教育课属于大学德育教育的概念范畴,也是大学德育教育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各高校起点不同,没有统一的教学应用大纲,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计划、实施、总结等缺乏统一规范,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统一的保证。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这门课程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
1.2 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课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刚刚起步,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高校的师资力量方面,缺乏专业课程教师严重影响心理学教育课程的发展。目前,高校心理学教育课堂上,任课教师大多没有进行过心理学的正规培训,很多是“自学成才”,还有一部分是兼职任教教师。许多教师在心理学课堂上表现出自我认识能力不强的素质,有些教师一直处于不专业的状态,这样的心理学教育课程是没有质量可言的。同时,在教师的心理学授课能力评估上,也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许多相关政策没有制定或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大学的心理教育课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提高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者必须拥有成熟而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心理教育中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在心理学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心理剖析为主的教学理念,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现实心理表现,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问题提出、思考和解决能力。教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激励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教育课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引导和激励。教师还应在关键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促进学生从问题和讨论中领悟心理学的道理,培养成熟的心理反应能力。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比其他任何学科课程都更具时代感。然而,在心理学教材更新方面,远远落后于学生心理变化的节奏。因此,现代心理学教育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范畴,与时俱进地开展心理学教育课程,以达到最佳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5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为重要。教师在面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偏差和障碍时,应当善于把握、启发和疏导,采用主题班会、影视社评、专题演讲、典型事例分析、分组辩论、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中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积极意义,领悟到人生的价值。教师可以经常以身边的先进人物和英模事迹去影响学生,培养他们乐观奋发、勇敢坚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品格,以及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应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和办事情,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防止中学生出现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
2、培养中学生健康的情绪非常重要。高兴、愉快、欢欣、喜悦等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活动效率,促进他们的人格健全发展。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创设一种“紧张度”,在紧张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引入健康、愉悦的活动或操作,适度地调节情绪,以防止由于管理过程中急于求成,或者因为对学生进行斥责、否定、处罚等导致的情绪对立,从而产生冷僻、偏执、自卑等性格特点。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教会他们有效地调节情绪的紧张度,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3、塑造良好的性格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也至关重要。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中的认识、情感、意志往往表现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和较为稳定、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即人的性格。为了塑造良好的性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和塑造性格中的优点,克服和矫正不足之处。教育活动中,还要特别注意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中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家庭环境和个性差异,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自我陶冶等方法来启发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训练计划,运用心理学的“正强化”原理,通过爱护和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要避免使用违背教育和心理素质发展规律的手段,以免抑制和伤害学生的个性。
4、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在德育工作中,应当引导中学生主动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习惯和隐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于有心理偏差和适应不良的学生,应当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与同学和好友交往的机会。此外,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情感态度在中学生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被看做是集体和社会的评价,从而使他们产生心理满足,并在这种心境中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利于中学生朝气蓬勃、积极上进的健康情绪和乐观豁达的性格的发展。因此,师生应当共同努力去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必须重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和开拓德育实践,建立一个完善、科学且操作性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辅导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个性的健康人格的人才。这是我们德育工作和每位教师的重大历史责任。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6
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七大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从七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七个方面。
自我意识训练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它包括了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个人的行为调节和控制至关重要,它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也推动了个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应根据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促进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整,推动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它涉及到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某种判断的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表现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对其的客观评价相差太大,就会导致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失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这种失衡可能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自满或自卑,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成长。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它涉及到自身的各个方面。在进行自我认识训练时,我们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它是在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来实现的。由于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有限,往往偏向于过高或过低。因此,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的关键在于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做出评价。我们还应该学会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客观的观点来评价自己。由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在进行自我意识训练时,我们应重点关注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的例子。自我体验常常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与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进行自我体验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摆脱自卑、自傲和自满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应该懂得在犯错时感到内疚,在做错事时感到羞耻。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发动作用是指支配某一行为,制止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的训练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群体规范和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提高我们的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应重点关注促使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变。我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常常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只有在教师要求后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学会如何借助外部压力来发展自我监控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7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心理方面具备良好的状态和能力。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和情绪的协调,能够适应环境并与他人和谐相处,拥有幸福感,并且在职业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上有效率的生活。这些标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在中国,知名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首先是周期节律性,这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自己的内在节律。意识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通过注意力水平可以客观地衡量意识水平的高低。另一个标准是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心理活动强度是指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心理活动耐受力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心理康复能力是指人们在面对心理创伤或挫折时能够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此外,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也是评估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通过这些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积极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有益的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难等。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合集8
1.敏锐的认知能力
(1)具有轻松、乐观的态度,富于直觉,对环境有敏锐的感受力,可以觉察到别人不易注意的现象,并对它有洞察力,心理适应性强,愿意并能够接受新事物,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自己积极进取,乐于探索,对各种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2)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深信自己所从事的事情的价值,有较强的自信心,有控制调节自己情感和行为的能力,以及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自我鼓励,增强自信心
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随处可见,对于处在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更是不可避免的。用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和思想,鼓励自己同痛苦与逆境作斗争,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小化,从而从痛苦中振作起来,度过难关,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折磨。
3.掌握心理学知识,预防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