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至2016年底,各哨点医院承担监测工作的临床医生培训率达()。5.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后,及时报告当地()部门。6.一旦有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上报,医院应当及时(),会诊确认后,在()个工作日内将报告卡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报至所在地疾控中心。
7.同一哨点医院短时间内发现()名或()名以上食用同一食物或在同一就餐(送餐)场所共同就餐后出现症状相似病例或原因不明的异常病例属于可疑聚集性病例。
8.至2016年底,各哨点医院网络报告及时率达(),准确率达(),可疑聚集性事件发现率达()以上。
9.5-10月,每所医院每月至少采集报告()例,其余月份每所医院每月至少采集报告()例。
10.医院专管人员每日收集病例信息表,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完成网络报告的时限是()。
11.如没有填写(),则该病例不予采纳,不计入当月工作量中。12.被上级部门审核退回的数据,哨点应在()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上报工作。
13.专管人员对院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实行()督查制度。有督查(),督查()和结果追踪落实。
14.《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表》中所列的发病、就诊时间应精确到()。
食源性疾病培训内容知识4
食源性疾病培训教案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整理了食源性疾病培训的课件,欢迎阅读!
一、WHO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任何疾病。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致病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天然毒素等,二、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病源物----致病因子;
传播媒介----食物;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三、按临床表现可分为4类
1.食物中毒,即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4.因一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四、按发病机理可分为2类
食源性感染和食源性中毒
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
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
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素介导型感染。
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特点:
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食源性感染的发病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
食源性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发热症状。
食源性感染的病死率很低。
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常常可以侵犯肠道的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
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可累及心血管、肾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
2.食源性中毒
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