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隐患整改要按计划及时限要求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彻底或整改期限长的,要采取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及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重特大险情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严格24小时昼夜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确保万无一失。
五、隐患整改监督检查
1、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监督系统内隐患整改工作,隐患部门对隐患整改的具体方案实施、监控、安全防范具体负责。
2、要建立隐患整改定期调度制度。隐患部门每周检查一次整改情况,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或委托其办公室每月督查一次全项目部隐患整改情况。
六、隐患整改总结及信息反馈
隐患整改完毕,隐患部门要形成隐患整改总结,填写隐患整改反馈单,并按规定上报。同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隐患,追究构成事故隐患的责任人,以警后事,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七、奖惩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隐患整改工作,力求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隐患整改,特别是重特大隐患整改及时、彻底的,项目部将上报公司给予通报表彰,并对及时发现,上报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或在隐患整改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存有隐患,尤其是重特大安全隐患瞒报、整改措施不利、或久拖不改、或不按规定及时整改到位的部门,对因整改不彻底而酿成事故的,将从严追究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10
一、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最大限度地消灭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消灭死亡事故,减少轻重伤事故发生,做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二、事故隐患分类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三、隐患排查方式
1、公司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重点分析和排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2、公司坚持每月1次对全公司各单位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3、组织安全巡查组坚持每天对全公司各单位重点煤气岗位现场巡回检查。
4、安环处巡检人员每天对现场隐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并汇报情况。
5、各生产单位负责人不定期组织本单位安全员对本单位管辖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自查,单位安全员对现场安全工作随时自查,并现场落实整改。
6、各级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否则按照相关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四、隐患排查治理主要内容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和防护用具的使用;
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
5、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丢弃、废气、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等);
7、以往生产活动中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五、资金来源
企业的安全投入资金,部分由大修理费用中开支,加上各类安全事故、违章违纪的罚款,一并作为事故隐患治理的基金,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