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延伸
1、讨论活动:“地震逃生包”平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2、亲子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地震逃生包”。
3、体验活动:参与园内地震逃生演习。
活动反思
选择适宜的科学教学活动内容非常重要,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本次科学活动,突出特色在于设置多种体验环节,让学生感知与地震有关的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启发他们思考,调动已有经验,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想一想,先动手尝试再深人了解“地震逃生包”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由此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从中也认识到拥有科学知识不但可以给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拯救生命。为了进一步拓展孩子的相关经验,我在活动结束部分还精心设计了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活动内容,也引发了他们探究更多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
专家点评(点评专家:刘霞,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5~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周老师设计的“大班科学活动:地震逃生包”充分体现了《指南》的这一精神。
该活动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整个活动过程构思巧妙,层次清晰,从分组自主制作地震逃生包、分组展示交流,再次分组制作、再次分组展示交流;到探究比较专业的地震逃生包、再次分组整理自己的地震逃生包。
学生的操作层层递进,认识逐步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充分的自主操作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取了正确的科学经验,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树立了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地震逃生安全教育内容5
为了增加师生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意识,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提高学生的防震和防火自救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后举行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以下是演练的具体安排:
总指挥: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一、广播通知要求
1. 第一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2. 第二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3. 第三次广播:消防疏散演练。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照各班级下楼的顺序,学生们应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持续2分钟)。
二、点火模拟
在教学楼南、北楼梯口放置两个盆,模拟火灾和浓烟场景,在疏散开始前点燃(由符芳丽和早班校警负责)。
三、灭火器灭火演示
由陈德辉展示如何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向师生们演示灭火步骤。
四、时间统计员
负责统计消防疏散所用的时间。
演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疏散路线
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
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顺序: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六、要求
1. 下周一全校演练之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和关于“火场如何逃生的技巧”的辅导。火灾发生时,学生们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然后低身体下楼撤离(在疏散演练时不需要携带毛巾,只需用单手捂住口鼻,低身体下楼撤离,并注意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2. 每个班级分成两行队伍下楼,每个班级有两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队伍后面维护秩序。
3. 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级下楼队伍的安全,确保学生有序下楼。
4. 陈帅和符艺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
5. 强调演练过程要保持安静。
6. 楼梯口的人员安排如下:
北边楼梯口:四楼:陈在良,二楼:张亚金
南边楼梯口:四楼:牛晓,二楼:郑翠娟
通过以上演练,我们希望增强师生的应急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证学校的安全环境,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