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1
一、提高认识,成立组织,作好一切准备
地质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灾害不同的是,地质灾害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很多灾害发生在人们居住的地方,由于缺乏察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必须没有任何麻痹思想,要做好防大灾、抗大害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设施准备。为此,县政府决定在地质灾害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成立地质灾害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原有的200人快速扑火队将转变为地质灾害快速反应和应急大队,下设四个分队,由县政府地质灾害指挥系统指挥。
各单位要确保本单位队员在野外宿营时装备完备,携带足够的三天食品供应,并建立通讯方式,以确保快速集结和反应。交通部门要对现有车辆进行调查登记,接到报警后调动30辆车组成抢险车队,确保县级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以及抢险物资设备能够快速到达现场。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并做好装备、通讯和车辆供应的准备。特别是每个村屯都要组织抢险队伍,确保受威胁的居民安全撤离和抢险救助。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单位要迅速建立联防体制,与其他乡镇、村屯、企事业单位、驻军和武警部队建立联防网络,以确保救援力量的协调配合。县政府还将与邻近县、林业局、驻军和武警部队联系,建立县级联防机制,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二、灾害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1、报警
地质灾害发生后,公民有义务报警。谁先发现,谁向当地政府报警。
地质灾害巡视员、险情监测人员或看守值班人员发现险情迹象时,必须立即报警。
报警人员在向受威胁的人群报警的同时,也要向村委会和当地政府报警。
地质灾害巡护、监测和看守值班人员,在向受威胁的人群发出警报的同时,必须向当地村委会、乡镇政府报警,并尽可能向县政府报警。
当地村委会接到报警后,必须向受威胁的人群发出警报的同时,向乡政府报警,并尽可能向县政府报警。
乡镇政府接到报警后,要向县政府报警。
县政府接到报警后,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警。
报警内容应根据已知情况上报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伤亡人数和地质灾害类型,并尽可能说明灾害规模、可能的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成因和发展趋势等。
2、撤离
灾难发生后,各级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到达灾区后,首先要组织受灾群众撤离,远离危险区。有人力和物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同时组织抢险和撤离工作。
村级抢险队伍是现场人员,在接到报警后,除向上级报警外,还要同时组织力量和群众向事先确定的方向、路线和地点撤离。对于没有地质灾害迹象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安全方向、路线和地点撤离。
乡镇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是最早到达灾区的抢险队伍。到达灾区后,首先要组织受灾群众向事先确定的方向、路线和地点撤离,并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上报情况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县地质灾害反应和应急大队是重要的抢险救灾力量。到达灾区后,按照先撤离后抢险的原则,进行抢救工作。
3、抢救
地质灾害发生后,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在确保受威胁的群众安全撤离的情况下,要进行抢救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抢救受害群众的生命安全。各级快速反应和应急队伍都要把抢救受害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尽最大可能最快速度抢救伤员。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现有人员和设备无法进行抢救,应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专业人员和专门设备进行抢救,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
在保证抢救受伤人员的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抢救受灾财产。在保证抢险队员安全的情况下,最大努力抢救受灾财产,减少受灾损失。
三、有关单位的任务
地质灾害监测责任单位必须设立监测巡视和值班专用电话,并派专人守机。邮电部门要优先传递防灾信息,为县乡及有关部门安装、维修和使用防灾专用电话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
为了尽快抢救受伤人员和防止灾后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医疗卫生部门要做好现场救护、伤员转移和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
县医院要建立医疗救护队,建立有线和无线电话通讯网络,并派专人值班。医疗救护队员要随时待命。同时要做好药品和设备的准备,以保障抢救和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灾区的安全保卫工作。灾情发生后,当地派出所要迅速到达现场,维护灾区治安。公安部门要调动足够的警力,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要进行昼夜巡逻,加强对重点部位的保卫力量,防止坏人利用机会进行破坏和捣乱。要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证道路畅通,必要时可以实施道路交通管制。
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精选2
一、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城镇化过程中引发的灾害风险等特点,严格落实“三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开展一次主题班会、编辑一期宣传专栏、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同时,通过悬挂条幅、黑板报、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发放科普读物等方式,集中开展科普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要根据当地灾害风险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普及好城市内涝与防火、家庭应急避险、交通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防范等知识和技能,让广大师生都能够识别灾害风险,了解防灾减灾常识。
二、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学生宿舍、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广场、礼堂、围墙、大门及校园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积极开展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风险隐患地图集灾害防范手册。分重点、分阶段地采取有效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对学校教学生活影响较大的灾害风险隐患图要及时公布,确保人人知晓。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抗风险能力。
三、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应急疏散演练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抓手,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往年灾害特点及当地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并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积极开展防汛防雷、防风防震、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活动要进一步强化综合防御防范措施,明确活动参与者尤其是组织者的责任和义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类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注重群体恐慌、衍生灾害的监管和控制,不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赋予他们终身安全的能力。
四、加强宣传报道,进行家校交流与校校交流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中,各地各校要加强宣传报道,不仅让广大师生从活动中了解防灾减灾常识,还要将防灾减灾知识通过学生传达到学生家庭,同时不同学校之间也可相互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提高学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今年“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于月1_日前将总结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科。联系人:(电话:,电子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