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范例9篇
大小:481.17KB 10页 发布时间: 2024-02-27 12:43:30 9.88k 8.46k

8、进行讨论:怎样树立正确的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观念。

一是知足常乐。人生是否快乐,关键在于是否知足。我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还会有更多的欲望产生。如果我们的欲望太多太高,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面对无法满足的欲望,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样会让我们感觉好过一些。

二是心理换位。各执己见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与家人、朋友、同事、学生或者领导产生矛盾和分歧。如果双方都固执己见,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过激的言行,从而恶化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有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这样就会发现对方的观点也有道理。

三是要学会转移认知对象。当我们因某个问题而困扰,或者因某个偶发事件而过度紧张和焦虑时,可以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问题我们思考得越多,就越烦恼,头脑也越僵化。这时如果转换一种活动内容,也就是换了一种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释重负。

四是要合理宣泄。比如找人倾诉,当我们感到困扰时,找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倾诉,只要对方愿意耐心倾听,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又比如写日记,当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时,把满腔的话语写下来。此外,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能与他人分享的隐私,可以拿出纸笔,在上面尽情表达,写什么都不要紧,写完了可以撕毁或者保存下来细细品味,都没有关系,但是你的心情可能会轻松许多。还可以听音乐、唱歌,如果还不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窝里大哭一场,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五是自我安慰。鲁迅笔下的阿Q虽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却使他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却感觉不到痛苦。当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沉重精神打击时,为了防止精神崩溃,我们可以学学阿Q,不妨也来一个自欺欺人,对自己说一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教案范例6

一、教学内容:如何提高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使学生了解健康心理的特点。

三、教学方式:专题教育

四、教学要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喜怒无常,自制力较差,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稳定,难以应对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在行为方面,他们可能会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厌学、逃学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以上表现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问题:

(1)对自己的认识问题:

随着心理的成熟,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考虑很多事情,甚至为此烦恼。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认识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行为、性格和心理表现。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觉得自己时刻都在摸索自己的心理特点,比如性格、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由于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还不够清晰,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同时,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和反应也非常敏感,稍微受到批评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很难接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增强自信心,是中学生们常常面临的内心困扰。

(2)性心理问题:

随着性生理的发育,中学生的性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性兴趣和欲望的增长,他们需要适应社会文化对性的要求并加以控制。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心理性别”。生理上的性别取决于人的生理特征,而心理性别则体现在心理和行为上。每个中学生都需要学习如何根据自己的生理性别角色来表达自己,如何引起异性的好感和喜欢,以及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等等。只有当“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一致时,才能完全定义为男性或女性。这些心理问题也常常是中学生们的困扰和压力来源。

(3)家庭关系问题:

中学生们与父母的相处关系是他们心理负担和困难之一。随着思维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开始对父母的看法产生变化,开始批评父母的言行,甚至有时“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际隔阂。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的冲突和不和谐。此外,年轻人追求独立和自主,希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但有些父母却不关心孩子的自主精神,导致亲子争吵和家庭不和睦。

(4)朋友关系问题:

与同学和朋友交往是中学生的一种需求,通过交往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帮助,增长知识。因此,中学生们对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纳非常在意。他们对同学或朋友的评价非常敏感,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的关注。有时,他们会受到群体朋友的压力,不得不采取某种行为,以免被排斥。这也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之一。

(5)社会适应问题:

中学生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敏感,他们追随时尚,追求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很容易受到影响或被激动,也容易批评传统的社会观念。如果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年轻人往往会陷入变革的漩涡中,首当其冲受到社会文化剧变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一个连续曲线的中间部分,而且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从相对健康变为健康,也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此外,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和心理,并不意味着他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应该指的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状态,而不能仅仅看一时性的偶然现象就断定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发展中、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发展和变化,也会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源于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世界观。持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他们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醒,眼界开阔,立场坚定,既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和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满意的心境:

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源于正确的认识,因为他们能够对人和事进行客观分析,所以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欣赏他人。他们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包括外貌和才智方面。他们在别人的评论中既不会因赞扬和歌颂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批评和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能从别人的评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既不自负自满,也不自卑。对自己的评价客观,不会在别人的评论中迷失方向,他们总是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他人也有客观全面的评价,既不冷漠也不过分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此心境总是满意和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此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也会处于健康的状态。

(4)良好的个性和统一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包括自信而不傲慢、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固执。他们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谦虚、开朗。

(5)适度的情绪和充分的理智: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的心理必须具备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处理适度的情绪,不过度悲伤、过度欢乐、过度忧虑、过度愤怒。他们应该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让消极情绪和过激情绪长时间存在。他们始终保持热情和乐观向上的情绪,不会陷入低落、沮丧和悲观的情绪,更不会情绪反复无常。

三、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应该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教育活动可以包括角色扮演、相互交流、人际交往训练等,学生可以学习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方法。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