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点:
掌握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
了解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安全使用。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识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造成的严重后果。
播放相关新闻视频资料,展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信息系统的破坏和犯罪行为。
使学生认识到病毒的破坏作用,增加对信息技术安全问题的重视。
2、引出课题《信息安全》
师生共同讨论并解释课题:“信息安全”指的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控性。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通过刚才的演示,大家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当你打开电脑时,突然发现存储的文件丢失了或系统崩溃了,你知道计算机中发生了什么吗?
当你的电子信箱充斥着垃圾邮件,或者收到一封邮件时,防病毒软件提示计算机已感染病毒,你应该怎么办?
某天,朋友在他的机器上看到你计算机中的一些文件夹,这意味着什么?
某天,朋友告诉你,他知道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
在网络上收到一条消息,说只要你邮寄一定金额到某个账户,就可以获得大奖,你会怎么看待这个消息?
某天,当你在QQ聊天时,一个陌生人给你发了一个网址,你会打开吗?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对于这里的所有信息和“网中人”,你都会相信吗?
你知道有几个因特网的“泄密门”?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能说说这些秘密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他们对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共享和计算机犯罪有了初步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意识到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
4、掌握威胁信息安全的“最大元凶”——计算机病毒(小组讨论方式)
(1)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人为编制或者插入计算机程序中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具有破坏计算机功能、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特性。
(2)特性:具有潜伏性、传染性、隐蔽性和破坏性。
(3)传播途径:通过网络和磁盘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5、教师总结如何做好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
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升级并全面扫描系统以查杀病毒;打补丁更新计算机系统;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不访问不健康的网站,不接收来路不明的网址,不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程序和数据资料;不制造、使用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软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进行违法行为。
6、将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组6人,让每个小组就以上内容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行为。
7、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网络存在的信息安全威胁的几种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在正确使用网络提供的便利的同时,时刻注意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
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查询安全上网的方法。
最新网络安全主题教育班会教案精选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正确上网和文明上网的知识。
2、培养幼儿良好的上网习惯。
活动重点:
加强幼儿对正确上网和文明上网的知识的认识。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