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对师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技能教育,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4、加强值班工作,保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各种情况。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地震发生时,一般伴有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振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保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的地乱跑。必须在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避险。
1、震时室内、外避险:
听到地震警报后,正在教学的师生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慌乱,并指挥学生尽量将身体缩成一团,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靠外墙的学生尽量往里靠。在操场或其他地方的师生,应该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疏散区)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品(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返回教室。
2、紧急疏散避险: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发生较大的余震,应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躲避余震。疏散路线应提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中地点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如操场。
使用广播发布疏散信号,停电时使用喊话器发布疏散信号,全体师生听到疏散信号后,立即按照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1)要有秩序地疏散,从就近的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侧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相关老师应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学生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六、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当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人员应立即赶赴学校,在校园内集结待命。
2、各负责人在校长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发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现场救护工作,抢救受伤人员,及时转移到附近的救护站进行救治。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24小时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以上就是本校地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份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应对地震灾害,保障校园安全。我们将继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基本技能,为地震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应急预案11
一、编制依据
我市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根据《沈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和《沈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本预案是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三、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根据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预测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预测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3)橙色预警(Ⅱ级):预测三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4)红色预警(Ⅰ级):预测十天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和地点。
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当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地震级别为5.0—6.0级(Ⅳ级)时,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当发生6.0—6.5级地震(Ⅲ级)时,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当发生6.5—7.0级地震(Ⅱ级)时,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当发生7级以上地震(Ⅰ级)时,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四、地震预报的发布
1、地震预报以省政府发布的为准。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和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
2、省政府对我市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预报。
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