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确保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扎实地开展工作,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我们要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4、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宗旨,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的支持,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组织培训,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为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记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资料等定期存档。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的来访。我们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宗旨,科学地给予他们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组织培训,以便交流工作经验和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我们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存档咨询记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和参考资料等。
5、做好平时宣传工作,做到专栏回定、信息畅通、辅导及时。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阵地,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系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我们要做好平时的宣传工作,确保专栏回复及时,信息畅通。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渠道,我们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意识,全面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同时,我们的内容和方式也要符合文化系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确保适时、适量、适度。
6、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为了更好地推进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将其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产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汇总5
一、领导制度
1、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
二、干部队伍建设制度
1、为学院配备一名专门的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辅导员。
2、构建四级网络平台,包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信息员。这些平台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工作。
3、在学工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学院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分析讨论重点学生问题,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业务培训制度
1、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学生辅导员积极参加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2、定期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
3、对学生开展团体辅导。
四、普查建档制度
1、积极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确定重点学生。
2、在日常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发现需要咨询的学生和重点学生,要及时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沟通联系,在其指导下,尽快建立其档案。
3、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建立跟踪关注并及时完善其信息。
五、重点学生危机干预制度
1、建立健全重点学生的心理档案和危机干预体系。该体系分为三级干预系统:一级系统以预防为主,二级系统以咨询为主,三级系统以治疗为主。
2、“五早“机制: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
3、“五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重点学生、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4、学院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干预计划,包括预案、管理措施、跟踪分析等。
六、操作规程制度
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章制度汇总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校制定了以下相关制度: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活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心理素质。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保健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差异,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需求,又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差异。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我们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同时,我们也要采取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预防心理问题、解决已有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提供科学的辅导,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通过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我们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课程和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