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将咨询情况(咨询档案和记录卡)归档,以备将来查阅。
6、心理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未经当事人许可,不得泄露可能暴露当事人秘密的信息。咨询测量所使用的表格不得外借或复印,由负责人统一管理和使用。
7、如果咨询人员无法立即解决问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后再约定时间解决。
8、心理咨询人员只能接受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个案,不负责治疗心理疾病。对于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如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需要在初步诊断后与监护人联系,推荐到专业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
9、咨询人员应与当事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不得为了满足个人需求而牺牲当事人的利益。
10、咨询辅导过程中的记录,包括笔录、测验资料、信函、音像资料等,都应当作为专业资料予以保密。只有在当事人同意之后,才能提供给他人使用。
11、如果咨询辅导记录资料被用于咨询人员的培训或学术研究,记录内容必须经过改动,以保障当事人不被识别出来。
12、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造成伤害,咨询人员必须采取行动或告知相关机构或人员,并尽可能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会诊。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需要设法让当事人(或监护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3、咨询人员在值班时间内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入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如果有熟识的人来到中心,值班人员可以接待,但不得影响值班工作。未经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将办公室物品借给他人或组织使用。
14、中心的工作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的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使办公室成为一个宜居的环境。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精选6
一、组织领导
1、落实国家政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6、加强社会合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家庭等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合作项目和活动,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二、条件保障
7、配齐配好教师。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8、加强培养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9、保障教师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制定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的相关措施。
10、加强阵地建设。有完备的心理辅导场所、设施,专人负责,运作正常。心理辅导室要有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拓展训练等功能空间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能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心理辅导室或学校图书馆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
11、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教育教学
12、保证课堂教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课程表,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一般每班每两周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体系完整,有各年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等。每月至少有1次年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有2次年级或校级的公开课或观摩课。
13、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提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
14、加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节(月、周),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5、做好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每周不少于10小时,主要用于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心理辅导室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心理辅导要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并记录在案。
16、密切社会合作。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
四、科学发展
17、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与实验成果。学校至少有1项地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获奖成果,有2篇公开发表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或1本公开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
18、提高教育实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年以上,在区域内较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广泛参与相关工作,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到有益帮助,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求助并得以解决。学校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良好。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精选7
1、我们将心理健康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们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商讨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每学年初,我们制定计划,学年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2、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首先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班主任工作要扎实,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我们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队工作时,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4、我们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站,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的来访。我们的宗旨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我们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组织培训,交流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可靠性,我们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定期存档咨询记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和参考资料等。
5、我们要做好平时的宣传工作,确保专栏回复及时、信息畅通、辅导及时。我们通过宣传专栏、红领巾广播等媒介,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我们要根据文化系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确保心理教育和辅导的内容、方式适时、适量、适度。
6、我们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