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案概述7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许多民办高校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这不仅对学生本人造成不良影响,也对其他学生和高校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重点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体而言,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相对健康和积极。然而,通过大量数据的调研、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习、学校和社会的诸多压力,其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是他们主要面临的压力来源。这些压力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久而久之,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们出现了孤独、自卑、缺乏自信、盲目攀比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了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或自杀轻生的问题。这不仅对学生们本人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后果,也给他们的家庭和高校带来了巨大打击。大学生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长远发展也不利。因此,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 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
当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重点研究和探讨这些因素:
2.1 家庭因素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条件都不同。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家人过度照顾下生活习惯了被人照顾,自理能力较弱。当这些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会感到不适应,内心会出现焦虑和压抑,容易受到同学排挤,久而久之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另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在校园中面临严重的攀比风气,这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出现不合群、不愿表达和沟通等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家庭因素还可能导致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2.2 学校因素
许多民办高校过于关注知识教学和学生的学术成绩和专业技能提升,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学校也未能积极关心和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未能积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无人解决,渐渐在心理上产生不良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3 社会因素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民办高校大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待人接物和生活价值观方面存在误区,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扭曲,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当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学校教师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辅导员老师也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对于存在心理误区和偏差的学生,老师们应与辅导员合作,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健康地发展。同时,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经济补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为将来做好准备。同时,老师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一旦发现心理偏差的苗头,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共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以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习、生活,为美好未来努力学习和奋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健康问题,这既是家庭疏于管理的结果,也是高校教育疏于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家庭和学校都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长们应建立长期信任机制,与大学生进行多次沟通。学校的教师和辅导员们应与大学生建立友好关系,开展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更健康、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案概述8
摘要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社会,知己知彼仍然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长处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脱颖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们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所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压力,解决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本着“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题,来进行自我梳理,作此论文。
关键词:剖析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 成功成才
正文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据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英格里氏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认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我国傅连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
1、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而大学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学习方向专业化、学习内容多元化、学习的自主性等学习上有了改变,而且在人际环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究竟要怎么调试自己的心里,从而使自己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呢?这首先要剖析自我,给自己定位。
二、 自我剖析
(一) 性格分析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平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识各种朋友,所以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可是,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也许是因为表现出来的坚强给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实际上越是这种看似坚强的人越脆弱,因为坚强的外衣下掩盖的是不为人知的不堪一击。所以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 这种伪装的坚强是否有意义,可总是在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时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弱者的事实。
也许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时候会觉得因为我的这种外在的坚强会让大家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击都能扛得住,认为我是一个不需要顾及、不需要保护的人。从小到大,在学校跟在家里的我扮演着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是个处处被保护的小孩子,不管是来自于爸妈还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么都不会做的人,所以他们认为我很弱;可是在学校,我却一直扮演着强者的角色,不管是作为一个班干部还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同学们总是会认为我是一个足够坚强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轻易不会有什么回报。可是时间长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让自己成为强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被保护,我想要大声的向全世界呐喊出我心里的委屈,可事实确实总是把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里,表现出来的依然是没心没肺的坚强与乐观,也许这才是真我吧。
我不是一个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强者。在所有人看到的乐观、坚强背后也盈满了心酸、委屈与泪水,只不过这些都是属于没有星星的夜晚。一个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将心事付瑶琴,所以只能让委屈随着泪水在黑暗中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灿烂的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压抑的不正确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点:不要因为自己不爽就连带别人遭殃,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到是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事实但却可以寻找另一种心态对待。总之,不要转嫁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我确信是正确的。
(二) 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狭隘的学习。冯忠良教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里对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认为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学习区别有三:
1、掌握前人的经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2、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的形成为主,以直接经验的形成为辅;
3、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的时期,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之所以提到这种特点与区别,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而与权威的研究做比较以求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