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知识内容10篇
大小:484.7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3-01 11:10:23 10.38k 10.08k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一个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现问题,那么他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可见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为六点。

1.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了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己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2.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3.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4.情感困惑和危机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大学生的性困惑问题,在性意识与自己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6.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大学生的心理困原因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己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并且人数越来越呈上升趋势。

四、大学生健康教育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在社交活动中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2.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渠道。心理训练应不拘一格,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演讲、郊游、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根据具体对象,充分运用放松、暗示、音乐、表象、心理剧、模拟与模仿等心理学技术与方法,结合其他辅助手段、设施,设计特定的情景,使参与者在其中积极活动,最终达到改变其心理面貌养成预期的行为习惯,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知识内容4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实践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状态高效、满意和持续。大学生处于学业和社会生活转型的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关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调整态度、行为,并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将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二、由于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然而,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冲突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形成稳定的自我形象。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冲突和独立与依附的冲突上。大学生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对父母的依赖心理。他们对自己有理想和规划,但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2、人际关系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只注重学习,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交能力较弱。他们渴望交朋友,但缺乏正确的心态和交际技巧,容易陷入人际交往困惑。期望值高而成就值低,导致心理问题如人际失调、嫉妒、自卑等频繁出现,甚至导致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

3、就业心理问题

高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求职道路上一片空白,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自我定位,面试时回答问题没有思路,导致找工作频频受挫,出现自我矛盾和迷茫,自尊心受伤,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许多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和承受能力差等问题,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走上极端之路。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实践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减少情感障碍和社交恐惧、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磨练意志品质等。社会实践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定位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并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

四、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

1、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以寻找自身缺陷并完善人格。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