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障碍;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更加凸显。逃学、玩游戏、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限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很多高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也大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1]。因此探索如何在新时期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且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并且适合于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心理学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还形成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流派,掌握并创造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实际操作模式。在国内,很多高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都只是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政治思想表现,轻视健全人格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混为一谈。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
1、适应性心理障碍。适应性心理障碍主要存在于大一新生中,由于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来到大学这个新的环境,因此有些学生就会产生一些不适应,比如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校园,崭新的面孔、生疏的群体、不同的风俗人情、甚至不同的方言都会让学生感觉不适应,感觉不知所措,常常会感到与人难以交流,从而产生寂寞孤独感。对于新生来说,还会产生一些学习上的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不像高中那么紧凑,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这些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学习和生活,从而觉得大学生活非常无聊、枯燥、乏味,结果会有挂科、留级、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地度日等现象出现。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障碍。由于大学生都是集体生活,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搞不好人际关系,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都将会有不良的影响。然而,由于各人的性格、生活背景的不同又会产生一定的思想上的隔阂,所以,由人际关系而引发的困惑和苦恼就会出现。来到大学,一般都非常期望能够建立友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期望又过于理想化,对别人要求过高,因此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不满,认为自己人缘不好,不会处理问题,造成错误的归因。而这种错误的归因往往又会反过来对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他们就很容易会产生自卑怯懦、自暴自弃、嫉妒猜疑、悲观厌世、孤僻冷漠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这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乃至身心健康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3、学业方面的心理障碍。由于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不同,所以,就会有一些大学生出现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学不会,这样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走极端。甚至有些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这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一方面,他们要正常完成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高校扩招,毕业生增多,找工作比较困难,要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在他们就业时会遇见犹豫、彷徨、忐忑不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就会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不仅是学业更是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以一种不正常的举动宣泄出来,如打架斗殴、喝酒闹事、悲观厌世等。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将会对学校乃至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少数确实有心理问题而需要救助的学生,更是为了在大学校园推广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能够正视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同学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更好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系,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所以,要切实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构建一套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并且成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并且有贡献精神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对于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心理咨询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样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准确、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对于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来说,要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并且热爱心理咨询工作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负责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并且制订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运行工作,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2.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高校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在内容上,要不仅涉及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要着重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挖掘潜力,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
3.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同时,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咨询、辅导等方式,向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00字5
【摘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我们密切相关。无论是在我们痛苦、失落的时候,还是在我们开心、激动的时候,音乐都是最好的伴侣。音乐不仅影响着我们,也改变着我们。它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够改变我们的性格、态度,甚至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
【关键词】音乐; 审美欣赏;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最具有年轻和活力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尽管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很轻松。这些压力来自于学业、生活、家庭、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休学和退学的现象逐渐增加,自杀和凶杀等不良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不断地提醒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变得非常紧迫,我们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不佳
1.1 情绪控制和抗挫能力差。大部分现代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一个被父母宠爱的环境中长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他们基本上都一帆风顺,几乎没有遭受过任何的委屈和痛苦。这使得他们缺乏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大学,一些学生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一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上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遇到挫折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甚至情绪失控,做出过激的行为。
1.2 人际交往能力差。正如前面提到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独自待的时间较长,在进入大学后,他们要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环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容易适应的挑战。加上他们在与人交往中缺乏技巧,就会产生交际恐惧,对人冷漠和自私。此外,大学校园大多是开放的,大学生的身心基本上都偏向成熟,他们开始谈恋爱,但是往往在恋爱和性方面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偏差,一些学生难以控制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走向极端。
1.3 认知能力差。所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但现实总是和理想有一定的差距。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转变,再加上学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感情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大学生承受能力较低,往往逃避现实,沉迷于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者依赖于互联网等虚拟世界,通过娱乐和放纵来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久而久之会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最擅长表达情感,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将音乐之美划分为六种,分别是: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崇高美和喜剧美。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能够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好,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体验到美的感受。
2.2 调节不良情绪。人们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音乐也是如此,有些音乐轻快愉悦,有些音乐悲伤至极,有些音乐鼓舞人心,有些音乐让人落泪。在不同的场景下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心境下聆听不同的音乐,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并调节人们的不良情绪。大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和压力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当他们感到忧郁和烦闷时,可以听一些清新、明快的乐曲如《彩云追月》、《金蛇狂舞》;当他们自卑和情绪低落时,可以听一些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的音乐如军歌、进行曲,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找到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2.3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受到不良风气和不良诱惑的影响,现代许多大学生对感情观和思想观存在一定的误区,无法理性地对待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欣赏,学生们能够在音乐家创作的音符和乐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与之产生共鸣,有效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够改变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因此,在大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音乐欣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00字6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而心理的健康发展又是一个人生中最为基本的课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各种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培养成就动机。现在很多大学生缺乏"巅峰体验",原因是他们没有全力以赴去做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他指出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是可以培养的。这样的人拥有三种最重要的品质: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也是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其次,将成就动机转化为现实追求是非常重要的。P.T.战术告诉我们,人才包括普通型和特长型两种。理想的情况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合乎规范,同时在某一两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建立自己的信誉。信誉是将高成就动机转化为现实成功的关键。只有找到自己的特长并创造条件发挥出来,我们才能逐步赢得自信并取得成功。
第三,保护我们的小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成绩相比,前者可能更加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关心他人的意识。一个孤芳自赏的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因此,大学生应该着力培养周围的良好人际关系。
最后,我们需要正确面对现实的自我和挫折感。真正站在顶峰的人总是少数,因此成功感总是相对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必须重视自己并接纳自己。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就无法真正发展自己。同时,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行为模式:集中精力去做手头的事情,并努力取得最好的结果;当在某个问题上没有进展时,要有一种补偿能力,开辟新的领域;当我们处在低谷时,一定要保持稳定。一个人受挫之后,一定要保持沉着和理智,保持平常心。因为竞争中总会有胜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
总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培养成就动机、将其转化为现实追求、保护我们的小环境和正确面对自我和挫折感,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取得更多的成功。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00字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