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10篇
大小:483.05KB 6页 发布时间: 2024-03-04 15:58:04 17.31k 16.06k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

1.1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1.1.1 内隐性

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内在属性,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它主要通过个体的活动及其结果来展现,无法直接被观察到。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内隐性特点,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心理素质,只能通过对其外在表现的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在评估个体的外在表现时,需要考虑其是否受到心理素质水平以及客观情境的影响。然而,目前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来评估个体的外在表现与心理素质之间的相关性,这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的困难。

1.1.2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的作用来提高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个体的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心理素质的发展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的是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这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被称为过程性评价,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素质进行评价,因此难度较大。

1.2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但培养方式却是灵活多样的。从培养内容上看,既包括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包括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上看,既有理论培养,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上看,既有学校培养,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上看,既有以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也有以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的多样化,这给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1.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未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需要较长的周期,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心理素质的不完善也增加了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度。

1.4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质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组成,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较为模糊,导致对心理素质的评价更多地是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可以评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情况,但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评价不够清晰。这种模糊的心理素质要素权重增加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度。

2.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对策

2.1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2.1.1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展现其外在表现,通过对外在表现的评估来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从而降低心理素质评价的难度。

2.1.2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该是动态的,既包括形成性评估,也包括终极性评估。

2.2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多个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导致了对心理素质的综合评价困难。因此,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有助于更好地评价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结语

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需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和对策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