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医疗质量为基础的质量费用双控机制。医疗质量是医院健康平稳运行的根本与保障。DIP要求医院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医疗费用合理控制,充分保障医、保、患多方权益。医院把医疗质量管理纳入制度规范,将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重点指标纳入医保考核,推行精细化管理,切实将医保监管重点落实落细。
二是基于大数据的全流程监管机制。根据DIP支付、医保智能审核规则及DRG综合评价指标,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植入管理要求,使繁杂的医保政策扁平化、管理精准化,加深临床医生的认知及理解,强化医疗质量过程管理。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改变人工抽审的传统模式,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管系统,为各部门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持与系统保障;建立全覆盖、地毯式的监管模式,搭建临床科室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桥梁,使医保管理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三是多部门组合联动监管机制。运用系统管理思维,全员动员,多方联动,合理分工,无缝衔接,有序推进,建立“逐科培训、系统监管、绩效考核、通报反馈”贯穿多部门全方位的组合型管控模式,使医保提质控费、合理用药管理、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协同促进,发挥“1+1>2”的聚力效益,确保病种分值政策实施成效。
案例成效
彰显了社会效益
根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xx年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指标均获得满分,次均住院费用降低,有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病案首页质量在广州市三甲医院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52名跃升至2020年的第8名,为DIP政策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改善了医院内部管理
医院药占比从20xx年37.26%下降至20xx年的23.88%,平均住院日天数从20xx年9.1天下降至20xx年的7.6天,病种收治与费用结构趋于合理化,体现医疗劳务价值的占比不断提升。
政策实施三年来,医院总体运行平稳,收治量、核心病种入组率、CMI、总分值、偏差病例占比、次均费用等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达到预期效果,各项指标位于前列。
提升了医院行业影响力
20xx年获评全国首批“诚信医院”称号,通过诚信服务最高级别“AAA”等级认定,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2020年入选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并被国家卫健委授予医院精细化管理现场教学点;管理案例获首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标杆案例“公益服务运行绩效奖”。自主研发的医保综合管理系统取得国内软件著作权证书并成功入选2021年度信息化科技创新推荐目录。
点评
供方支付方式改革是基本医保实施供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基本医保从扩面增量阶段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后提高运行质量的必然要求
支付方式改革通过改变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发展所依赖的外部环境,促使医疗机构相应调整其内部管理制度和服务模式,从而将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的激励约束机制传导到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运行和服务提供过程中,进而达到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参保人受益水平等改革目标
可以说,医疗机构能否理解支付方式改革的本质和目标,并相应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是支付方式改革能否落地实施和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
案例医院在广州市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及其初步成效,传递出医疗与医保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积极信号,其突出亮点有二
其一,把握支付方式改革的根本目标,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基本医保实施DIP付费的背景下,案例医院认识到,新型支付方式的本质是要引导临床回归医疗本质,合理诊疗、合理控费,因此要将提质和控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
基于这一认识,案例医院建立了以医疗质量为基础的质量费用双控机制,并在内部管理制度中同时融入两方面的内容
这种理念上的转变既是对按病种分值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的正确理解,同时也与我国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侧重控费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转变的趋势相契合,是案例医院在基本医保推行新的供方支付方式的背景下能够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获得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其二,明确支付方式改革的特点,推动管理模式的变革
按病种分值付费不是仅覆盖部分疾病或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而是覆盖医疗机构全部住院费用的新型支付方式,对全部医疗费用和医疗行为都具有约束力
因此,案例医院明确了整体管理的理念,构建了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管理框架,并建立起临床、病案、结算、医保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事前提醒——事中干预——事后审核——反馈完善”的全流程监管机制,从而有效避免了仅对部分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可能导致的“气球效应”
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多部门组合联动监管机制、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以及改进和落实相关绩效考核制度,案例医院有效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趋缓等背景下,持续推进供方支付方式改革已是基本医保制度的大势所趋,同时,支付方式改革也将逐渐向全覆盖、精细化、价值导向的方向发展,这既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了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运行质量的机遇,也对其改革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需要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基本医保制度和医疗卫生机构同属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主体,根据支付方式改革的要求推进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变革,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不是被动应对基本医保监管要求的无奈之举,而是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要举措,医疗卫生机构在其中可以也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按病种分值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往往是与区域总额预算相结合推进的,统筹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总额将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单个医疗机构之间内卷化的预算竞争既无法有效促进不同机构的发展,也难以建立起对患者健康结果负责的有效机制
因此,在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在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运行效率的同时,还应该基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横向、纵向的机构合作,向患者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全程健康管理服务,从而顺应价值医疗的发展要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和医疗保障基金的优化配置,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转变,促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医院医保控费制度及措施方案精选4篇内容
想要控制医保费用,则费用偿付模式要采用预付制,并运用质控原理控制医疗费用,此外还要实行医疗设备使用证明书制度。
(1)费用偿付模式采用预付制
即按病种或人头先把钱预付给医院,超支不补,节余归医院。从根本上转变医院的利益机制,由原来的医疗费用支出越多医院收益越大,转变成医疗费用支出越多医院收益越小。因此,医院不得不提高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服务成本和开展预防保健工作,从而达到了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2)运用质控原理控制医疗费用
适用于病种费用以及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控制。首先随机抽取足量的样本,然后计算出乎均值和标准差,再把平均值加两个标准差作为费用控制上限。对超过上限的费用,保险管理机构向医疗单位偿付一部分或者全部拒付。
(3)实行医疗设备使用证明书制度
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采取医生开一个检查单,回扣现金10—50元的办法。这样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医疗费用上涨。为了避免滥引进医疗设备,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应成立市医疗设备引进审查机构,审查通过了,才发给一张使用证明书。审查未通过或未经审查引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其检查费用保险管理机构不予偿付。
医院医保控费制度及措施方案精选5篇内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资源需求提升,而国家对于医保费用的使用控制日渐严格,这就使医院成本的控制成为重要课题。
而随着民营医院的大量涌现,医院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合理控制成本可以使医院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在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