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xx年对1986年-20xx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xx年-20xx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xx-20xx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xx-20xx年刚好是国家在20xx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xx-20xx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xx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xx-20xx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性行为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精选800字6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对策,从而为大学生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为活跃、最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之一,他们有着强烈的独特性,以其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同时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社会的脉动,因此大学生也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加之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都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这些都使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大学校园的稳定。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
1、大学生自我定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基点
大一新生入学时,超过六成的同学心中怀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雄心勃勃、壮志凌云,想要在大学里展现自己的才华,为此他们积极乐观的努力着、追求着。另外近四成的同学刚步入大学就感到前途迷茫,生活态度悲观。但是进入大二、大三以后,原来积极乐观的部分同学发现了当时自己心里想象追求的并没有完全实现,面对着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们中有更多的感到的是迷茫、不知所措,其中还有些同学为此感到悲观,随遇而安,失去了信心。
2、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点
大学期间,大学生们还是更加注重自己的人际交往,希望能够很好的处理自己与舍友、同学及老师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在人际处理方面受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不能友好的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因此对这一方面的需求从大一到大三呈现出降低的走向。另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增加的特点,表明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社会化特征更加有所强化。他们更加希望得到很好的教育与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观。
3、网络社交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关注点
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中以寝室为中心,网络社交也占较大比例。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集中在校内,中心则是学生寝室,MSN及QQ等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们认可,被接受并逐步渗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新兴的社交方式十分看好,但这应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互联网上诉说衷肠”流行起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不必面对真人,可以畅所欲言,没有压迫感,还十分的便捷,于是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种对网络的沉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识、交往,情感和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4、自控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切入点
大部分大学生出现问题后,有着较为稳定的情绪,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的平衡。遇事能够冷静处理,基本上能够认识自身的情绪,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有少数的同学不知如何应对挫折,处理与困难之间的关系。有些通过与家长沟通、帮助来帮助自己解决,尤其是不善于沟通的学生,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如家庭经济贫困、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失恋等需要“阳光救助”的学生。
二、解决对策
1、根据大学生对他们的自我定位,学校可以建议同学们刚入校时,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时刻激励自己冲着制定的目标努力奋斗,还要由老师做出适当的指导,提出建议。这样能够很好地保证大学生活的丰富、充裕,不会感到自己碌碌无为。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己实施的具体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三年坚持下来,会有很大的收获。
2、学校各个阶层应特别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应强化人际交往技能、技巧的训练。可以开展大学生如何与人交往的交流会,让大家掌握如何与人交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大家认识到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方面,建议学校应鼓励、组织同学们进行集体的活动,或者开展关于大学生社交方面的讲座,使同学们的生活圈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宿舍,同乡之间,也不要只是迷恋于虚拟的网络,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打开大家的心扉。
3、针对同学们的提出的各种困惑、烦恼,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中心,采用面晤法、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多种形式。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帮助自己走出困惑。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有关方面的校内或校外活动。比如一些关于如何解决困惑的演讲,通过有关人士的演讲,可以让同学们掌握正确排解困扰的方法,及时走出困扰的漩涡。还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出游等,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还找到自己倾诉的对象,寻求朋友的帮助。
4、建议学校开放校内外各类有关心理方面的资源,使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不愿与人交流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寻找有关书籍或网上资料,正确处理自己产生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另外,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心理测评手段的预测和监控作用,对在校大学生定期开张心理测评,掌握其心理动态,对新生和新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动态监控,积极性教育和及早危机干预,将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建议在各个宿舍推选一位心理知心人,因为同一个宿舍的舍友是熟悉的,有利于了解其心理动态,在发现问题无法自行解决后,向班内的总负责人汇报,进行处理。
大学生应该从多方面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只有全方位的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增强自己对不良情绪的抵制能力,有针对性的完善自我,提升个人魅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精选800字7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提出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心理健康;学生
随着大学校园恶性伤人及学生自残事件不断增多,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学生心理状况不佳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自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走进人们视野并获得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各大高校也对自身开设课程及教育体制进行反思,并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体育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教学方式更具开放性,对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及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国内各大高校已逐步加大体育课程教育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一)调控学生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人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可直接反映其心理健康状态,若学生情绪经常出现易急易怒或日常生活态度消极程度较高等其他情绪反常现象,则说明学生情绪调控能力较差或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育教师可观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状态,如表情、行为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相关学者对体育活动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人自身消极情绪如沮丧、压抑、紧张等非健康情绪均可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得以发泄,从而使人心情愉悦,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提升认知能力,适应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