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办公文秘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500字12篇
大小:494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3-20 12:40:58 15.79k 15.74k

1.2 人际交往能力差。正如前面提到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独自待的时间较长,在进入大学后,他们要面对新的同学和新的环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容易适应的挑战。加上他们在与人交往中缺乏技巧,就会产生交际恐惧,对人冷漠和自私。此外,大学校园大多是开放的,大学生的身心基本上都偏向成熟,他们开始谈恋爱,但是往往在恋爱和性方面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偏差,一些学生难以控制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走向极端。

1.3 认知能力差。所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但现实总是和理想有一定的差距。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转变,再加上学业、社会经验、人际交往、感情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大学生承受能力较低,往往逃避现实,沉迷于自己的理想世界中,或者依赖于互联网等虚拟世界,通过娱乐和放纵来麻痹自己的心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久而久之会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不良心态,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音乐审美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 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最擅长表达情感,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将音乐之美划分为六种,分别是: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崇高美和喜剧美。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能够唤起内心深处的美好,从中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体验到美的感受。

2.2 调节不良情绪。人们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音乐也是如此,有些音乐轻快愉悦,有些音乐悲伤至极,有些音乐鼓舞人心,有些音乐让人落泪。在不同的场景下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心境下聆听不同的音乐,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并调节人们的不良情绪。大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和压力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当他们感到忧郁和烦闷时,可以听一些清新、明快的乐曲如《彩云追月》、《金蛇狂舞》;当他们自卑和情绪低落时,可以听一些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的音乐如军歌、进行曲,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找到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2.3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大学时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受到不良风气和不良诱惑的影响,现代许多大学生对感情观和思想观存在一定的误区,无法理性地对待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欣赏,学生们能够在音乐家创作的音符和乐曲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与之产生共鸣,有效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结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着他们的成长和祖国未来的发展。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够改变人们的性格、态度,甚至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进程。因此,在大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音乐欣赏,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500字10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忽视发展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课程设置有待优化。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可以采取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以及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有了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全能型人才是我国各大高校面临的首要难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健康心理,那么全面发展即是空谈。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合理之处

1.教学目标忽视发展性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是以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没有与发展性目标进行良好结合。一般来说,高校从预防心理问题、普及心理知识、治疗心理疾病三个不同等级入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也分成了三个级别: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二级目标是以普及心理问题为主,教师通过对学校普遍心理问题的调查,面向全体学生予以针对性教育与辅导,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三级目标是以治疗为主,对患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独立的、针对性的诊疗。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是二级目标,即以问题导向为主,主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忽略了发展性目标,也就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起到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的作用,不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等思想品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单一

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理论教育的形式,并没有创设一些情境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即缺乏体验式教育的引入。心理教育本来就与其他专业课不同,不是记住基础知识就能解决心理问题的,该课程应该着重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而单纯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毫无生气,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不能发挥应有的心理教育效果。

3.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选修课或者是活动课程。部分学校有心理专业,开设的心理课程也相对较多,但是很多内容都很深奥,对于非心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加上部分教学内容没有逻辑性,知识层次混乱,导致课程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方法

1.教学方法多元化

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师起辅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其更好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心理测试、影片分析等环节加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应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为了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应该将书本教学与课外知识挂钩,教师应该在课堂之余,多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并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外,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我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4.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后评价,不仅包括心理知识的掌握,还包括课程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都是用分数评价教学效果,这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反映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采用作品分析、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方法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常自我认识不足,缺乏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并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500字11

摘要: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包括对心理素质内涵、维度和结构体系的探讨;二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研究,主要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究和对所编制量表的实证研究;三是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用研究,主要通过心理干预或心理训练的方法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并认同心理素质是多维度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一种内部心理特性的观点。但在测评和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在实证研究中对心理素质概念使用混乱、测评工具不够完善、研究方法单一,尤其在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中对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xx年对1986年-20xx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xx年-20xx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xx-20xx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xx-20xx年刚好是国家在20xx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xx-20xx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xx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xx-20xx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