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组织德育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10、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开展体育、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和艺术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艺术修养。
通过以上的具体措施,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德育水平,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班级德育工作方案精品6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生特长和个性为重点,以实践体验活动为途径,提高队员的整体素质,以_为指导,围绕学校的“团结向上创佳绩,强化管理上台阶”工作思路,坚持教育创新和深化教育改革,把握“创新和发展”这一主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来引导、教育学生,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了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思路
1、学年初召开德育领导班子会议,商议以敬老爱老为基地的德育活动研讨会,建立活动方案。
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参加基地活动的德育工作计划。
3、围绕德育基地主题,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启发指导教师形成共同的德育教育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使全体德育教师成为我校德育基地教育活动的引导者。
4、拓展德育渠道,形成敬老爱老特色基地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德育风格。进一步实施好手拉手活动,通过集思广益、求实创新,使手拉手活动更富有时代气息和影响力。
四、具体活动
1、要求围绕学校敬老爱老德育基地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绘画的优势,做好校园(教室)的美化、亮化工作,做到“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教育氛围,校园德育环境布置力求人文化、生活化、个性化。
2、以我们清油河敬老院为活动主阵地,每年重阳节都组织师生进行慰问活动,并组织部分少先队员到敬老院表演节目、献上礼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等,为老人们献上浓浓的节日问候。
3、组织学生进行敬老爱老演讲比赛。
4、举行一次敬老爱老图片展。
5、定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好事,让他们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洗头、写春联、贴年画、置办年货等。
6、年度末组织小学生为老年人进行文艺大展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从小学生开始,从小学教育开始。
学校班级德育工作方案精品7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劳动、守纪律、讲文明”的好品质,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我们计划建立一些校外德育基地。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地选择的原则:
1、针对性。虽然校外德育基地资源较多,但我们要分析我校学生的特点,针对校内教育的缺陷,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德育基地,以达到校外教育互补的实效。
2、有效性。学校的教育时间有限,校外教育要讲究效益,不能只是搞形式,要讲实效。
3、完整性。筹建的校外德育基地应具备较为完善的学习条件,包括人员、地点、资料、计划等方面的落实,以确保学生能够随时接受教育。
4、趣味性。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动力之一。一般学生到校外活动,换一下环境,都会产生好奇心。因此,筹建的校外基地应适合青少年的特点,不要太死板、太枯燥,教育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让他们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将他们外出的好奇心转化为受教育的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育成果。
5、安全性。校外教育基地必须在户外,安全系数不可能与校内相比。因此,我们要选择交通比较方便、危险性较小的场所作为教育基地。
二、基地的选择: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原则,我们选择了以下单位和场所作为我校的德育基地:
1、高则诚纪念馆:旅游文化基地
2、跳头金沙滩:旅游文化基地
3、各村敬老院:敬老爱老基地
4、阁巷榨菜合作社劳动教育基地
5、瑞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