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定期组织团员到象河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
5、组织学生在后山林地进行植树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爱劳动等教育。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
(四)社区德育阵地。
1、利用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感恩演讲。
2、组织学生到盐池社区进行打扫街道等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的良好品行。
3、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四、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成员:德育主任、班主任、共青团辅导员、家委会代表
五、方案实施:
根据具体措施,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和时间表,并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任务。同时,学校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不断完善和提升学生德育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我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学生将在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德育工作方案详细版5
一、 指导思想
现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家庭中的宠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意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小公民的道德建设,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深化“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并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选择敬老院作为活动基地。通过让队员到基地为老人们服务,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让他们体会到为他人付出的高尚行为,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活动安排
1、选择好活动基地——村敬老院、果园、村塑料大棚等。
2、每两个月到基地活动一次,并明确每次活动的内容,提出每次活动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敬老院活动时,我们可以做以下事情:
(1) 打扫院子、打水、洗衣服。
(2) 收拾房间、擦玻璃。
(3) 梳头、理发、打扫卫生。
(4)表演节目、打扫卫生。
3、按计划实施具体行动。
4、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谈谈每次活动的收获。
三、活动注意事项
1、每次活动前要准备好所需物品。
2、班主任要组织好每次活动。
3、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纪律。
四、活动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出为他人奉献的意识和习惯,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为老人们服务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奉献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体会到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同时,这样的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活动的延伸
除了到敬老院进行活动,我们还可以选择其他社区、慈善机构等作为活动基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为他人服务的行动中,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总结
通过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将这样的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并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公民。
学校德育工作方案详细版6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为目标,加强实践性德育的引导和教育,通过德育基地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德育基地的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