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年4月1日
【课前准备】
1、准备与清明节相关的知识、图片、歌曲、小品、故事。
2、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3、准备一个录像片段:解放战争。与同学们一起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电视剧。
4、进行一个小调查:了解家乡的清明节习俗。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1、引入欣赏《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了解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因为它能够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的气温、降雨和物候等变化。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而根据《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在此时期生长,都变得清洁而明亮。因此,我们称之为清明。”清明节到来时,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期。所以有句谚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还有句俗语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以看出,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和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包含了一些特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又被俗称为上坟,是一种祭祀逝者的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通常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传统习俗,扫墓时,人们会携带酒食、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奉在亲人的墓前,然后焚烧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插上几枝嫩绿的新枝,最后行礼祭拜并吃掉酒食后回家。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诗《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特殊的气氛。
除了祭祀和扫墓,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按照阳历来说,它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季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称为踏青)的好时光。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和悼念已故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
清明节的由来
当提到清明节时,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然而,在最初,清明并没有这种意义,它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空明朗,气温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时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节征文方案要怎么写9
一、指导思想
今年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星期一,农历日期是二月二十。我们要通过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磨练顽强的意志,培养过硬的本领,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活动中还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团结互助等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扫墓地点:长城烈士陵园
三、扫墓时间:4月5日下午12:20
四、参加对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步行)
五、活动安排:
12:10集合(内操场),12:20分从学校准时步行出发。
每个班级都会有班主任带领,另外还有一个跟班老师。此外,还会派两名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祭扫烈士墓程序安排:(主持:范文渊)
1、全体师生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
2、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3、学校领导讲话。
4、呼号。
5、绕墓一周。
六、活动要求:
1.学生必须系红领巾、带好中队旗。要求各中队辅导员也要佩带红领巾。
2.各中队辅导员在活动前,需对“清明扫墓”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做好介绍。
3.各中队辅导员要求对队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地活动。
4.队员活动期间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说笑,尤其是在默哀时。
5、学生自带饮用水(一瓶),不带任何食品和饮料。
6、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他们认识到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的牺牲和奉献,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