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
一、引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释题
1、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它在每年的4月4~6日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
2、清明节:清明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农事季节,也是24节气中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又称“清明节”。作为节日,它又包含了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三、清明节的来源
在介绍清明节的来源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历史人物介子推。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柳树树洞里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了。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
四、清明节的古老风俗
古代的清明节有许多特色的风俗活动,其中包括放风筝、踏青、蹴鞠、秋千、插柳、戴柳等。这些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热爱。
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一项传统活动,人们将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踏青是古人在清明节期间的一种郊游活动,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蹴鞠是一种古代的足球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秋千是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人们可以揪着皮绳而迁移,体验飞翔的感觉。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插柳、戴柳是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而进行的习俗,人们相信柳树有辟邪的功效,用柳枝来驱逐鬼魂。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人们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五、纪念祖先的方式——扫墓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方式是扫墓。扫墓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家族血脉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扫墓的方式已经简化,但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了什么而扫墓——缅怀英雄的崇高品质,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六、烈士的故事
在清明节这个纪念祖先的日子里,我们还要特别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让学生们讲述自己知道的烈士故事,以此来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
七、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缅怀先烈的崇高品质,虽然他们已长眠于地下,但他们的可贵品质却永远激励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此来告慰长眠地下的英灵。
反思:同学们在活动中发言积极,对清明节有了很多的了解,今后要多搞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不足之处是学生们由于条件限制,资料不够丰富。在资料的收集上还要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