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三、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学生们交流了解到,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在室内时,可以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或者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在室外时,要保护头部,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在发生险情时,要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物品,寻找通道,等待救援。学生们还了解到在学校避震时要听从教师指挥,躲在课桌下或在操场上蹲下保护头部,不要回到教室或跳楼。
四、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室内避震时要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在遭遇地震时,身体应采取蜷曲的姿势,抓住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避免点明火。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中,也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如躲在课桌下、墙角、厨房、厕所等。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9
一、时间和地点
本次班会课将在学校举行,全体师生都应参加。
二、主题和主讲
本次班会课的主题是五一长假安全。我们将邀请专家来讲解相关内容。
三、交通安全
1. 遵守交通规则,乘车时注意安全,不搭乘超载车辆或不安全的车辆,也不在公路上学习骑自行车。
2. 在公路上行走时要注意来往车辆,做到停下来、看两边、通过。
3. 不要爬车、追车,也不要强行拦车或在公路上设置障碍。
4. 不要在汽车的左侧与车辆或行人打招呼。
四、饮食卫生安全
1. 注意个人和团体卫生。
2. 不要吃零食,不要喝生水,不要食用过期的食品。
3. 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五、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 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时刻牢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红领巾增添新的荣誉。请大家牢记教师的教导,走出校门后仍然遵守学校的纪律和社会的规范,不放纵自己。
2.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了解交通、饮食、财物、用电、用水、用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增强防止坏人侵害的自我保护能力。外出时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严禁驾驶摩托车上路,严禁乘坐无牌无照的机动车辆,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注意饮食卫生,不购买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或卫生许可证的产品,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在家中要在家长的监督下使用电、煤气,并注意防电、防煤气。对社会上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的情况要注意防护。由于天气转暖,五一假期中不允许独自一人去水塘或游泳池游泳,如果去玩,必须有家长带领。
3. 特别强调防雷电和地震。还要注意冷暖的调节,适时增减衣物。不玩火,不打闹,警惕事故发生。记住几个紧急呼救电话:火警119,匪警110,急救电话120。
4. 在假期期间,未经家长允许,不允许私自外出,独自一人外出的情况下,必须有家长的陪同或同意,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切记,不要独自一人去人流较多的地方。特别是现在社会形势较为严峻,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5. 如果与家长走散,同学们应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明白拨打110或寻求警察的帮助,或在原地等待。一定要保持冷静,切忌乱跑或哭叫喊闹。
6. 外出时勿与陌生人交谈,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或礼物,要增强识别是非的能力,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7. 假期期间不要去网吧、游戏厅、台球室、录像厅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的场所,不要和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交往。
8. 利用五一长假,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参加有益的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节水、节电、废电池回收、社区服务、环保实践等活动,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同时,要劳逸结合,认真完成作业。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手抄报活动,让我们的五一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总之,希望全校师生牢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平安度过五一假期,快乐地回到学校。
最后,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牢记生命安全。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