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过街天桥、隔离带等这些交通设施都是为了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而设立的。如果不会识别交通标志,不能正确使用这些设施,就有可能发生像这样命丧车轮的惨剧。
因此,遵守交通规则,首先要学会识别和使用交通标志及交通设施。老师这里有一些常用的,你认识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1、先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2、学生说说见过的标志和设施。
3、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并将交通标志分类: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三、遵守交通规则
1、过渡语:虽然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帮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但仍然有人视而不见,一次次冒险。在课前,老师让大家展开调查,可以调查我们身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也可以搜集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新闻、图片等。下面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调查内容?
1、学生自由谈,并在汇报后谈谈体会。
2、播放录像短片,展示相关案例。
3、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违反交通规则对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的危害)
4、小结:这些惊人的数据、惨痛的教训都在告诉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给自己带来危害,也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巨大的危害。这是一项关系到你、我、他,关系到每个人的事情。板题:你我他
5、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视生命如儿戏呢? 学生自由发言
6、小结:除了这些原因,还说明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因为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
7、那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除了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之外,还要做到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步行或骑车时一般都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再播放交通规则短片。
四、(讨论)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a、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过马路。
b、要迟到了,不走人行横道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像这几个同学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害?
五、为了唤起人们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视,马路上设计了很多安全警示用语来时刻提醒大家。
(出示课件)如:护栏保安全 翻越最危险
酒后行驶车 事故隐患多
宁绕百步远 不抢一步险
居安四危 莫忘交规
关爱孩子 从启步开始
你能试着写一些吗?
学生自由选择并设计
交流汇报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我们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成为交通安全的小小宣传员,让周围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大全7
教材分析:
《交通安全每一天》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第一个主题。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息息相关。本主题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感受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互动游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规,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通过认识、制作交通标志,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独立探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件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以及有关车祸的数据统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刻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能够号召全社会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教材设计意图与活动思路:
本次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各种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警察的手势信号,掌握各种交通法规,初步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安全。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交通安全与每一位学生都息息相关,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为教师自由地处理和组织活动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在活动中,我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获取的信息进行生动地展示。同时,又以互动的活动流程引领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参与、自行探究,让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活动主题的教学一课时完成。首先,进行“认识交通标志”“争当合格小交警”“新手上路”“案例反思”“自主创作宣传交通”这五个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标志,看懂交通警察的手势信号,并且在模拟现实的场景中加以综合运用,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特别是在“新手上路”这一活动环节中,学生全体参与,扮演“司机”、“交警”、“交通标志”各种角色,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井然有序。他们会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和“车祸数据统计”,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强烈震撼,再结合自己身边的车祸案例,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最后进行“我为交通尽份力”宣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创作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去号召全社会每个人都来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引导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到生活中解决问题。此时的教师仅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漫步其中,去领略学生们所迸发出的灵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