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的图片,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其他的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们学唱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那些上课认真的幼儿们。
五、活动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让幼儿们亲手制作粽子,体验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制作过程。
2、观看端午节相关的动画片或纪录片,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3、组织幼儿们参观当地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亲身感受端午节的热闹氛围。
通过这些延伸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端午节,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端午节节日活动教案3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传说呢?
学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学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班主任:在我们这里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班主任: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学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三、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时间为15分钟。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3分钟。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与拓展
这次活动,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展示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们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