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方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方案合集1
根据国家和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以及绩效考核的要求,为了确保20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落实,结合我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_年度项目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全市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包括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和持有居住证的人口)都可以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以区为单位,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75%以上。
(二)以区为单位,社区建档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材料发放覆盖率达100%。
(三)以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四)以区为单位,在服务对象基数增加的情况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以上。
(五)以区为单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55%以上,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5%以上。
(六)以区为单位,35岁及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0%、35%;规范管理率均达50%以上。
(七)以区为单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报告患病率)达3.5-4‰,在册管理率达85%以上。
(八)以区为单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40%以上。
(九)以区为单位,报告发现的结核病患者管理率达90%以上。
(十)以区为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达100%。
(十一)以区为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达100%。
三、项目内容及主要工作任务
20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从60元提高至72元。市财政按人均15元给予各区补助,并对考核优秀的区进行奖励。新增的经费主要用于巩固现有项目,扩大服务覆盖面,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我们还突出重点,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适当延伸至60岁及以上居民,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一)提高经费补助标准,调整优化服务项目
我们将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血型检查等基本信息服务,增加动态管理人数。同时,我们将扩大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覆盖面,适当扩大至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完善健康体检和辅助检查等项目。我们还会适当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规范管理人数,并提高随访补助水平。目前,我们不会调整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的补助水平。
(二)项目任务要求
1.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利用,加快市、区两级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整合区域卫生信息资源,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促进健康档案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的有效衔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更新机制,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及时更新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体检、随访、就诊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电子档案信息,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
2.创新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方式,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服务过程中,落实健康教育服务的规范要求。利用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巡诊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自我管理平台,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加强重点人群的个体化健康指导,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巩固和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标准化建设,规范接种流程,确保上岗人员的资质、疫苗、冷链管理和收费价目公示符合规定要求。合理安排接种工作日,减少接种排队拥挤,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强化安全注射,及时有效地处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加强预防接种的信息化管理,加大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力度,定期开展漏种排查并及时补种。
4.做好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区妇幼保健院(所)要将新生儿出生信息及时转交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其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儿童规范化门诊的建设,按照儿童健康管理的规范要求开展服务,并将高危儿童及时转到区或市级妇幼保健所(院),提升管理质量。
5.加强和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孕产妇信息的交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区妇幼保健院(所)要将孕产妇信息及时转交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其开展孕产妇家庭访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妇女保健规范化门诊的建设,按照孕产妇健康管理的规范要求开展服务,并将高危孕产妇及时转到区或市级妇幼保健所(院),提升管理质量。
6.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和工作时间,采取多种形式,有序地做好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要保证老年人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等辅助检查项目,并做好检查结果的反馈工作,切实发挥体检在疾病筛查和健康指导中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意识。
7.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全市将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通过健康体检、定期巡诊、医联体专家门诊、健康教育和慢病登记报告系统等途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和发现力度,及时将发现的患者纳入健康管理,并规范提供服务。将慢性病随访工作与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全科团队和家庭医生巡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相结合,提高规范管理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加强生活方式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血压、血糖控制率。
8.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管理,对辖区内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随访管理。定期与街道关爱帮扶小组成员联系,及时发现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并主动筛查和转诊,一旦确诊应为其建档并进行随访管理。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
9.落实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开展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初筛检查,做好可疑者的推介转诊,对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进行网络报告。协助区级疾控中心开展病人追踪工作,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治疗和随访管理。
10.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继续做好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维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的覆盖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中医人员,加强人员培训。
11.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工作,做好发现、登记等工作,并按照相关时限及时上报。积极协助做好病人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处理、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等工作。
12.完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完善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开展巡查、信息收集和报告等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市、区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协管工作的指导、培训和参与考核,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的覆盖面。
四、完善绩效考核
(一)考核对象和方式
绩效考核的对象是各区的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以及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它们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单位。
绩效考核实行分级考核,以区级考核为主,市级考核为辅,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自查、区级的全面考核和市级的抽查考核的机制。
1.区级绩效考核:各区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要制定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组织考核工作,明确负责绩效考核的机构和人员,并积极推进建立第三方考核机制。
每半年至少对辖区内所有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单位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每月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督导考核。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应在年底前完成,并及时向市卫生计生和财政部门报送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