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我们要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我们将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我们要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新人、新事、新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我们还将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等激励师生“为国增光,为校添彩”的责任意识。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我们要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我们将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基础道德教育。我们要用信任、尊重、关怀的情感和行为关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以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3、抓好三个重点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以文明守纪为中心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们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包括上课、自习、作业、集合、劳动、卫生、锻炼等。我们还要认真落实值日、值周、升旗、广播站制度,发挥其督促、管理、自我约束、自主教育作用。其次,我们要抓好时机,坚持正面教育。我们要提倡善诱会导,把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各项专题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强化渗透。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英雄人物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最后,我们要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要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栏,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咨询信箱,解决学生学习、交友、家庭中的心理问题。
4、打造三个窗口形象
首先,我们要注重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和校园文化的打造。我们要因地制宜,节俭实效,处处体现“美”。其次,我们要注重大课间操的开展。我们要丰富内容,确保动作到位,保持整齐划一,处处体现“活”。最后,我们要注重家长学校的建设。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庭衔接的纽带,使家长学习教育理论的课堂。家长学校能够提高家教水平,展示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特殊”窗口,我们要处处体现“新”。
2024年小学德育工作具体安排怎么写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学校特制定了落实方案。
二、总体目标: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方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在立德树人、德教融合中培养习惯良好、学习主动、兴趣广泛、快乐健康,具有友善、博爱、奉献的水之品格的源源少年。
三、实施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
2.坚持遵循规律。是把握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规律,包含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相关的教育规律,开展德育工作专业化建设,用感染力、吸引力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坚持协同配合。强化家庭教育,突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活化社区教育,充分利用好社区教育网络和教育资源,延伸德育时空,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
4.坚持常态开展。将德育工作机制体制制度化,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全员性,注重德育活动的序列化、体系化,实施德育内容的课程化、日常性,保障德育阵地的专门化与稳固性。
四、实施内容
1.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利用国庆、建军节、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假日,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层落实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家国情怀教育与人格修养教育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爱家乡”的实践教育。
4.生态文明教育。从垃圾分类入手,从节粮节电节水开始,从“环保小卫士”做起,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创建“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等机会,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建设,配齐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为未成年人的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
五、实施途径:
(一)加强全员学习,深入理解指南精神
1.领导带头学习。学校主要负责人、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学习,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修改学校的精神,强化德育工作意识与责任,形成积极主动的全员育人格局,并能按照指南要求开展好德育教育和实践。
3.家长参与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帮助家长理解文件精神,突出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品格养成。
(二)及时认真梳理,分析学校德育现状
围绕指南要求,对照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摒弃不合时宜的德育活动形式与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德育课程意识,注重德育内容的完整与内在科学性;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学段之间德育目标、方式手段的有机衔接;对照德育指南提出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规划、活动的设计立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深刻理解“育什么样的人”,做到眼中有人,坚持儿童立场,从小微入手,从具体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深化水丰“小水滴双十习惯”教育,普及“三爱三节”等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仪习惯。
(三)全面精准实施,深度贯彻指南要求
1.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学校课程仍然是德育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肯定是德育的主要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的转变。构建德育课堂新范式,推进教学内容在鲜活、生动、有趣中明理,使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感召力,真正让学生喜闻乐见;以好习惯培养“双十”体系完成《小水滴双十习惯》校本课程的编写,充分发挥“好习惯好生活”创新实验室的作用,借助好习惯银行评价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
2.精心打造“如水文化”。通过20__—20__校园重建工程,挖掘水的内涵,精心打造“如水文化”,做好新建校园的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重视全过程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走廊文化、墙壁文化,让整个校园成为培养人的环境。让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水文化的内涵。开发并利用网络德育资源,研究“互联网+德育”模式,开拓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3.不断创新活动阵地。以学校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主题周节、社会实践及兴趣社团为阵地,发挥学校整体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会等活动,结合仪式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节日教育、生命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实践。科学统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班级工作,指导社团活动,形成工作合力。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志愿者为学生社团提供指导和服务。
4.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美”实践活动,学校提供劳动锻炼岗位,家庭提供劳动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实践;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场馆开展各类主题教育,组织研学旅行,磨练学生的意志品德,提高沟通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